几十年前|阴阳怪气,为什么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用语传染病?( 二 )


几十年前|阴阳怪气,为什么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用语传染病?
文章图片
阴阳怪气如何成为阴阳怪气
阴阳怪气的流行 , 和互联网上的圈层文化的扩张有关 。 从饭圈的「控评、洗地、带节奏」 , 到00后的「yyds、xswl」 , 到「就这、不会吧不会吧」这些小圈子里的黑话 , 因为好玩而出圈被模仿 。 由于用黑话能彰显小众圈子的独特 , 维系内部认同感 , 获得同伴共鸣 。
然而 , 原本只在小圈子里彰显审美趣味的黑话 , 一旦被大众范围模仿使用 , 那些词句的内涵和趣味常常会迅速被抽干 , 变成一个「跳过交流、直达情绪」的道具 。 不论你说什么 , 都可以套用 , 「不会吧不会吧 , 他急了他急了」 。 所有人在用一致的词表达复杂的情感 。
这种拒绝交流 , 单方面做结语的方式 , 和扣帽子行为同出一辙 。 把表现得温和就叫对方「圣母」 , 一提出反对就称对方「喷子」 , 抛出一个词句就仿佛给对方下了一道判书 , 自己就自然而然地「赢了」一般 。
几十年前|阴阳怪气,为什么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用语传染病?
文章图片
阴阳怪气在某种程度上和讽刺类似 , 但大多数讽刺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 , 而阴阳怪气的表达常常与问题的本质无关 , 它的作用不再停留在反驳、批判、输出观点 , 更多的是表达情绪、立场 , 以及攻击对方 。
发现没 , 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 , 几乎所有的常见词汇、表情包乃至一句普通的话 , 都可能是在表达阴阳怪气 。
《红楼梦》中一句再平常不过的台词:「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今天被当做阴阳怪气 。
这种语言污染的现象还有很多 , 比如:搜「小奶狗」几乎已经看不见狗子了;「哲学、菊花」已经不能作为纯粹的哲学、菊花用了 。 「不会吧」如今也不不只是一种惊讶的感叹 。 用语的结论化 , battle化 , 简单化 , 绝对化 , 比如绿茶、直男、微笑 , 快速把人群分类 , 快速贴标签 , 快速占用原有的词意 。
如果有一天 , 在聊天界面 , 对方向你发来一个笑脸 , 你根本不知道他究竟是真的开心还是在对你冷嘲热讽 。 睿智其实是弱智 , 赞同其实是反对 , 夸奖是嫉妒 , 笑嘻嘻则是MMP……
一旦接受这种设定 , 我们似乎就难以再直视字词的表面含义 , 友善与恶毒的距离越来越接近 , 我们也越来越难以分清他人究竟是好心还是恶意 。
几十年前|阴阳怪气,为什么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用语传染病?
文章图片
所以 , 我们要怎么阴阳怪气
马伯庸在《寂静之城》中构建过这样一个想象:
在未来 , 人们失去了言论自由 , 很多「禁语」无法使用 。 但舆论并没变好 。 民众们乐此不疲 , 不断发明新的词汇阴阳怪气 。 直到一位专家改变了策略——从限制人们不说什么 , 改为让人们只说什么 。
但即使是这样 , 只要还有0和1 , 人们就能创造无数的词汇 。 直到有一天 , 语言白名单上一个词都没有 。 人们失去了表达的意愿和能力 , 整个世界 , 变成了一片灰色 。
几十年前|阴阳怪气,为什么成了当下最流行的社交用语传染病?
文章图片
关键在于 , 当我们表达的时候 , 要明白是不是在交流 , 一旦在交流 , 就要意识到对方作为人的存在 , 也就是说 , 在顾及对方 , 互相寻求理解、尊重的前提下交流 。 以下 , 有几个小建议 , 或许 , 可以帮助你在阴阳怪气杀敌一千的同时 , 避免自损八百 。
1、分清事实和观点 , 并在阴阳怪气发表评论之前 , 思考一个问题:我是真的不认同他的观点 , 还是不喜欢发表观点的这个人 。 如果不喜欢这个人 , 取关远离要比留一句攻击性的话 , 要更能保护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