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掉进“医美陷阱”里的年轻人:被困在容貌焦虑的漩涡里( 二 )


求美者被困在容貌焦虑的漩涡里
在求美者的叙述中,石蕾还原了他们做医美上瘾的原因——容貌焦虑。馨馨想通过医美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瑶瑶渴望摆脱“平庸”……毕竟,谁不想拥有一张完美的脸呢?
“精灵耳真的太香了!没想到耳朵对颜值还有这么大的影响,看到身边姐妹打了以后效果很好,真的被惊艳到了,耳朵一出来脸都小了一圈……给耳朵打玻尿酸疼是真的疼,但为了美,这点疼又算什么呢?”看着文案上方的before、after对比图,瑶瑶又动心了。
在石蕾看来,所谓的追求“精灵耳”不仅想法奇葩,甚至还和传统审美相悖。“20世纪60年代有一种手术叫招风耳矫正手术,就是用手术把耳朵背回去,和‘精灵耳’刚好相反。大家说‘精灵耳’上镜会显得脸小,但实际上这有一个前提,就是本身你的脸就要很小。如果你的脸很大,耳朵可能要有米老鼠的那么大才能显脸小。”
石蕾认为,轻微的容貌焦虑可能每个人都有,尤其是女性,时刻关注自己是不是胖了、脸色不好了,而像“精灵耳”这样的扭曲审美是不可思议的。
石蕾也会有轻微的焦虑,要上台演讲,突然发现眉毛还没画,就会到处找眉笔;做访谈时经常想自己的衣着、妆容够不够得体。“实际上换一个角度想想,谁关注这些呢?有容貌焦虑可能是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了。”
【 文文|掉进“医美陷阱”里的年轻人:被困在容貌焦虑的漩涡里】“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把自拍发到网上,可能会得到别人负面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焦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容貌焦虑需要有一个度,如果你过度关注自己,认为求职失败是别人觉得你太丑了,追求的人不爱你是因为你太丑了,这种想法要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你容貌焦虑的问题太严重了,需要心理医生干预一下。”石蕾说。
石蕾表示,跟着“种草”而焦虑,相当于把自己的审美交给了流行。但流行永远在变,一张脸能经得起几次折腾?特别是,有一些伪装在社交平台的“科普”,可能是等待医美小白的陷阱。
社交平台上的医美陷阱
文文的微信好友小杨是个医美达人。从“王医生的成功案例分享”“李医生的团购福利”到她自己“做了无数的医美项目,体验过失败与成功,所以比整形医生更有发言权”的鸡汤,小杨的每条朋友圈都是精致的文案加九宫格图片。
很长一段时间,文文都会很认真看小杨的朋友圈。特别是身边有朋友面部微调后,文文也把做双眼皮提上了日程。第一时间,文文就跟小杨咨询了。术前术后对比照、名医主刀、流行款式、特定优惠……小杨一口气发来20多条微信,面面俱到。
但等到手术那天,文文并没有见到微信里那位“双眼皮名医”,却在小杨的劝说下,躺上了手术台。术后,满怀期待的文文等来了一双肿得像电灯泡的眼睛,原本该是自然、“妈生款”的双眼皮上多了两条“肉条”。
文文并不是个例,有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微信好友“下套”的经历:在认识近5年的微信好友介绍下做的“单侧耳软骨鼻综合”和“膨体鼻基底”。这个朋友在她朋友圈里卖美瞳等杂货,兼顾做美容推广。通过她可享受七折优惠,甚至12期分期付款。做完之后,文文发现自己的鼻子越来越歪。
“随着社交媒体上的‘种草’,越来越多年轻人把有心人的营销奉为圭臬,最后掉入营销者的陷阱。”石蕾认为,科普,网络只起到了很大的“普”作用,没做到“科”。“就像网络给大家普及了刷酸(指将化学制剂涂在皮肤表面,导致皮肤可控的损伤后促进新的皮肤再生——采访人员注)可以去除角质,但是有什么禁忌、不良反应很少有人知道。”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