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亿独生子女的残酷现状:童年有多幸福,成年后就有多苦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今社会 , 大学生毕业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就业 , 而面试官最喜欢问的问题之一则是:你是不是独生子女?
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 , 因为在人们的刻板印象当中 , 独生子女是娇生惯养 , 自私的 。 虽说是刻板印象 , 但也确实反映了独生子女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长期溺爱后形成的自我主义 。 自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开放后 ,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话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数量接近2亿 , 他们面临的最大困境是:童年有多幸福 , 成年后就有多苦 。
文章图片
现在很多00后90后都是家里的独苗 , 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下长大 , 宠爱并没有错 , 但宠爱过头就会变成溺爱 。 而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 其实内心很脆弱 , 表面上无理取闹 , 强势得很 , 也只是为了夺取别人更多的关注 。
文章图片
心智成熟的父母都明白 , 温室里的花朵长大后是不能够独自承担风险的 , 所以说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 , 他们也会懂得拒绝 。 而溺爱产生的原因 , 我们在武志红的作品《为何家会伤人》中可以学习到 。
传统心理学认为 , 溺爱就是给孩子的爱太多了 。 而且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溺爱恰巧是因为“缺爱” , 每个人内心都有两个“我” , 一个是内在的“父母",一个是内在的"小孩" 。
前者是对现有父母的理想化 , 当我们为人父母时 , 内在的“父母”就起作用了 , 这个理想化的“父母”就变成了我们自己 。 而内在的“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的理想化 , 有些童年不幸的孩子 , 会通过内在的“小孩”弥补内心的缺失 。
文章图片
尤其是当我们有了孩子时 , 我们就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在了子女身上 。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 他们的需求和我们童年时的需求 , 往往是不一样的 。
而溺爱孩子的父母 , 会将内在的小孩过多“投射” , 无节制地满足孩子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 而对孩子真实的需求置之不理 , 所以为什么我们再怎么哄孩子 , 他们依然坐在地板上 , 哇哇大哭 , 无理取闹 。
我们内在的“小孩”由于太缺爱 , 所以说没有办法将这份爱给予到孩子身上 , 只能溺爱 , 真爱和溺爱的区别在于 , 真爱是充分了解孩子后给予的爱 , 而溺爱是自以为是的爱 。 溺爱总是换来表面上的幸福 。
文章图片
我们经常见到许多包办型的父母 , 像之前挺火的一部高考剧 , 《少年派》中林妙妙的家庭 , 林妙妙也是一个独生女 。 她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包办型父母 , 什么都要替这个独女想好 。
在学校 , 王胜男都不给予林妙妙“独立的空间” , 林妙妙吐槽道“你能不能有点你自己的生活 , 好像你的世界里除了我就没有其他了” , 王胜男的教育理念非常明确 , 那就是“妈认为对你好的都是对的” , 林妙妙对她的母亲 , 可谓是相当的包容 , 因为她还有一个很明智的父亲 。 不然我想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下去 , 能不疯就完事 。
文章图片
还有一类父母叫“讨好型人格”父母 , 这类人教育的孩子一般也是“讨好型人格” 。 尤其是独生子女 , 更是完美得继承了父母讨好别人的方法 。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 , 他们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更加糟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我们在评论美国,美国也在评论中国,“走着瞧”将在未来评论中美
- 唯一被印在外国钞票上的中国人,凭自己的力量,拯救一个国家
- 好家云店年度策划:致敬!了不起的中国数字小店
- 中国的8个人间天堂,在渐渐消逝
- 光伏 全球光伏组件厂商十强:中国企业占7席,美国仅有1家
- 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文字丨林清玄主播丨秋阳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生活的态度。|夜读丨林清玄:如果老是看着船尾,生命的悲怀是不可免的
- 古今十大之最,长见识了!
- 国内最大私人豪 宅!比故宫大10万平方米,被称为“中国民间故宫”
- 北京冬奥会传来好消息!联合国为中国送上大礼!美国这次彻底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