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征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为何引发热议(附全文)

热搜第一!征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为何引发热议(附全文)
文章图片
01
下午打开电脑 , 全网搜索榜和微博热搜榜排名第一的 , 居然都是《我的县长父亲》 。
我有点一头雾水 , 不知道咋回事 , 犹豫了一下 , 出于好奇心的驱使 , 还是打开了链接 , 一看究竟 。
原来 , 是德州市作家协会组织了一个“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 , 在获奖作品中 , 一等奖的第一名 , 标题是《我的县长父亲》 。
这个标题 , 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夏洛特烦恼》里面的那个情节:
老师表扬一位同学的作文获得了全区一等奖 , 作文的题目叫《我的区长父亲》 。
言外之意 , 不言而喻 。
那位男生 , 是靠爹的原因才获得了征文一等奖以及平时老师的优待和女生的青睐 。
从此 , “我的×长父亲”也成了网上的一个梗 , 成为了拼爹的代名词 。
热搜第一!征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为何引发热议(附全文)
文章图片
所以 , 《我的县长父亲》也让某些人产生了过多的联想 , 德州作协的公众号上 , 现在已经删除了获奖名单和文章的链接 。
02
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 发出来的东西就算删掉 , 也会有人截图保存 。
我从网上找到了原文 , 发现征文中的“父亲”不是一些人想的那个样子 。
“父亲”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任一县之长 , 中间几起几落 , 但在任何岗位上 , 都称得上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
像当年许许多多的好干部一样 , 这位当过县长的父亲 , 并没有向子女说过自己为群众做过的那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 留给亲人的更多是误解 。
在子女的眼里 , 父亲“无情”“一根筋”“抠门” , 根本称不上是一位好父亲 。
父亲去世后 , 没有留下任何财富 , 只有129本工作日记 。
直到去年 , 子女在整理父亲的工作日记时 , 才知道了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 是怎样的一个官 。
03
作者觉得父亲“无情” , 因为当年母亲生病时 , 请人捎话让驻村的父亲回来 。
父亲却回话说:“我不是大夫 , 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忙 。 ”
后来才知道 , 那时的父亲 , 正在忙着和百姓秋收秋种 。
珍宝岛事件后 , 父亲送儿子去北疆当兵 , 随时可能参战 。
父亲的理由是:“有国才有家 , 只有国家安宁 , 才能小家安稳 。 ”
家人觉得父亲“一根筋” , 是因为父亲身居要职 , 却从来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帮家人办事 。
父亲的道理只有一个:“权力是人民给的 , 没有政策规定的事 , 咱不能做 。 ”
至于父亲的“抠门” , 则是因为父亲可以花钱资助别人 , 可以把落实政策补的巨额工资交给国家 , 却对自己和家人极其严苛 , 可以说是家徒四壁 。
文章没有太华丽的文笔 , 大部分只不过是父亲事迹的实录 。
但我却一边看一边感动着 , 从文章中 , 我看到了作者父亲的伟大 , 看到了那个时代干部的清廉与无私 。
可以说 , 文中的父亲 , 代表了一代甚至几代干部的形象 。
这样的征文获一等奖 , 实至名归 。
热搜第一!征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为何引发热议(附全文)
文章图片
04
我很纳闷 , 这样一篇内容积极向上、感人至深的文章 , 为什么在引起热议之后要删除 。
不能因为网上有一个“我的×长父亲”的梗 , 以后文章的题目就不能用类似的标题 。
劣币驱逐良币 , 绝对不是正常的现象 。
只要文章人物的事迹是真实的 , 禁得起考验 , 那么 , 这篇征文就应该留下 , 就应该评为一等奖 , 就不用惧怕任何喷子的口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