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与“福不唐捐”是两个成语近义词 。法华经中原文讲的是“福不唐捐”,后人多用作“功不唐捐” 。一日看到同事写一短文用到这个词,不禁想认真查证一下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功不唐捐,佛家语,指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唐"意为“白白的,徒然的” 。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释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结果的 。”出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而里面的“福不唐捐”,后人逐渐写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经文里比较单纯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扩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奋进努力的“功” 。
中文名
功不唐捐
拼音
【观世音普门品注音豆瓣 观世音普门品注音版全文】gōng bù táng juān
直译
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出处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原文
福不唐捐
文段择选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
福不唐捐
基本释义
问:何谓‘福不唐捐’?(鲁开智)
答:唐作虚字解,捐作弃字解,合讲即是说,所得之福,不空虚,也不废弃 。
人间万象,都深受因果的支配和驱动 。兴亡荣枯,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都不能逃避因果的法则 。人们今天所受的苦难,都只是种种恶因结出的恶果 。人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培种的善因 。种善因时,要认清成功不必一定在我,但努力必不唐捐 。你无心插柳,有意栽花,福报迟早会一一兑现,只是时机未至而已 。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覌世音菩萨名号” 。
由此注解可见现在我们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颇有“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之通俗版 。真正的语言高手是将纷繁复杂的内容简约化、通俗化 。再高深坚涩的东西表达得通俗易懂才是真文化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铁观音是什么茶
- 含羞草的外形和特点
- 刷牙方式看金钱观
- 六个观点知道身体的健康状况
- 为什么中秋节前后是杭州湾观潮的最佳时间
- 刻舟求剑的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吗?
- 乒乓球运动地板如何选择?
- 如何养殖水观音
- 自然界最不可思议的十大奇景观排行榜
- |多子多福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抛弃,传统的血脉观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