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理论都是为了践行服务|对待痛苦的态度,决定生命的质量,与痛苦同行突破瓶颈让心理成长
任何的理论都是为了践行服务 , 如果光有理论没有方法 , 不过是形而上学的说教跟鸡汤 , 说教跟鸡汤并不能带来疗愈只能取悦头脑 。 这是我们在自我疗愈常见的误区 , 当我们看到某个新颖的观点跟理论的时候 , 头脑会有灵光乍现的喜悦感 , 但这个喜悦感并不会持续多久 , 究其原因这不过是遵循二元对立周期的情绪 , 情绪起起落落来来回回 , 情绪没有持久的能力 , 我们头脑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好的情绪体验 。
文章图片
大部分被心境问题所困扰的群体认知水平很高 , 理解能力很强 , 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 , 但依旧很痛苦 , 心态也卡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进退失据 , 突破心理成长的瓶颈 , 你必须要明白一点:知道不是得到 , 唯有做到才是得到 , 这也是王阳明先生提倡的:知行合一 。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张三丰教张无忌学习太极!
张三丰将招数演练了一遍 , 张无忌在旁边观摩 。 演练完毕张三丰问张无忌记住了多少 , 张无忌说记住了有九成!过了半个时辰 , 再问回答说只记住了九成 , 一个时辰过去了 , 再问张无忌回答还剩下六成 , 再过了三个时辰 , 只记得三成 , 到最后忘得干干净净 , 张三丰才告知已经大功告成 。 正好给我们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 而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而读书 。 挣脱理论的束缚 ,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这是突破心理成长瓶颈期的不二法门 。
文章图片
认知高理解能力强的群体有一个共性 , 心高气傲通常会抱着能定胜天的信念 , 于是将本来用作生活的行动力转变为精神的内耗 , 紧接着就陷在头脑的思维层面 , 不断的研究探索各种理论来取悦头脑 , 却忽略理论本来是为方法服务的 , 是用来指导方法的 , 当我们开始本末倒置的去追求理论 , 就会不断地去批判自己否定自己改造自己 , 让自己陷得更深 , 因此导致精神的交互作用 。 不仅让我们就无法突破瓶颈期 , 还会让自己感觉更加痛苦!
意识疗法(TOC)因为我们必须要承认痛苦是人生的常态这个认知 , 你对待痛苦的态度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 如果你没有学我的痛苦同行的能力 , 你一味地抗拒排斥否定痛苦 , 那么痛苦就会如影随形 , 当你开始把痛苦当成敌人的时候 , 也就是心理问题形成的开始 。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生来就是痛苦的 , 这一过程也是痛苦的 , 目的也是痛苦的 , 痛苦成为一种必须 。 而快乐只是短暂 , 为了摆脱痛苦你必须构建一个目标 。
文章图片
如果你有意识的去面对痛苦 , 停止了自我的战斗 , 平息了内在的冲突 , 真正达成了心灵的自由 , 当我们带着痛苦去行动 , 我们的心灵就会开始变得平静 , 我们的人格也趋于成熟 ,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那么痛苦就会逐渐转变为心理成长的养料 , 这个过程当中痛苦也会裹挟着情绪跟症状再次向你袭来 , 找到相处之道 , 要学会完整经历你的情绪 , 这也是行动的一部分 。
当负向情绪来袭的时候 , 我们总下意识的想要将它控制住 , 所以控制情绪成了我们行动的全部内容 , 控制的情绪从来不会离你远去 , 只会被你挤压进潜意识层面 , 等待时机蠢蠢欲动 , 裹挟更大的能量伺机而动前来报复你 , 实际上意识疗法(TOC)认为你不需要控制你的情绪 , 你只要完整的经历你的情绪 , 情绪只是欲望的另一个面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