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生津|万方:“所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都会理解我的感受”( 二 )


万方开始动笔写《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的时候 , 乖乖已经15岁了 , 一开始万方不知道自己能否写完这本书 , “我想如果有一天它走了 , 我肯定就写不下去了 , 太难过了 。 后来乖乖走后 , 这本书停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 , 直到我慢慢恢复过来 , 我觉得我作为一个写作者还是应该把它写完 。 ”
在生与死的话题之外 , 季亚娅看到了《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这部作品背后的文学思考——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之间的关系 , 以及文学写作世界观的变化 。 季亚娅提到 , 文学本身就是“人学” , 要处理人和人之间的那些事、那些关系 , “当我们把人的姿态放低 , 从俯视变成平视 , 以看它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 , 我们就获得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看待这个世界的各种关系的视角 。 甚至反馈到自身 , 我们怎么样重新打量自己?我们的人性是怎么定义的?这里面本身有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 ”
人与宠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万方坦言 , 乖乖让她发现自己是被需要的 。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 但是通过狗狗 , 我认识到我还是愿意付出的 , 甚至我不觉得是付出 。 当你去爱的时候 , 你从不觉得那是付出 , 你是需要被另一个生命需要的 。 ”万方发现 , 在宠物面前 , 自己重新做回了自己 , “说老实话 , 我们在别的人面前 , 甚至在亲人、父母、伴侣、儿女面前 , 都不可能彻底地做自己 。 但是 , 你在狗狗面前 , 你就是你 。 我觉得这也许应该是我们作为人在生活和生存中非常渴望能够达到的境界吧 。 ”
文珍意识到 , 正是这样一个视角 , 让人变得不那么自以为是 , “我觉得其实人和人的爱中是有某种强迫性的 。 我爱你 , 我是需要你回应的 。 但是我们去爱一个动物时 , 其实并不期望这个动物可以回报我们什么 , 就像我去给乌龟上药 , 它能给我什么回应呢?我的猫对我也是爱答不理的 。 ”
“在无数的可能与瞬间中 ,
她选择了被一只小狗救赎”
此次分享会的主题是“爱与孤独” , 对此 , 万方感触颇深 ,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 , 在我先生走后 , 我曾以为我会觉得孤独 , 但是事实上我没有 , 这全要归功于我的乖乖 。 我常常在想一个那么小的生命 , 不能说话 , 无法跟你有任何语言上的交流 , 甚至情感的交流也是你自以为是的理解 。 为什么它的存在使我能够不孤独呢?这让我觉得生命和生命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奇妙的 。 乖乖教给我的一种爱或者说认识到的生命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 实际上是一种能够波及万物的爱 。 ”在万方看来 , 正是因为爱了狗 , 养了狗 , 她对所有的生命都有了感知 。
清热生津|万方:“所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都会理解我的感受”
本文图片

乖乖的照片 , 这也是《乖呀乖:为爱狗的你和我》封面灵感的来源 。 (主办方供图)
【清热生津|万方:“所有养过小动物的朋友都会理解我的感受”】文珍注意到 , 乖乖的到来 , 是万方的主动选择 , 因为当时的她可能要面临另外一次离别 , “这在我看来是极大的残酷 , 也是极大的生命奇迹 。 生死每天都在交替更迭 , 一些人来了 , 一些人走了;有一些生命消失了 , 有一些生命还继续美丽着 。 万方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点 , 就是自我选择 。 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 在无数的可能与瞬间中 , 她选择了被一只小狗救赎” 。 选择、承诺和约定 , 是这本书给文珍带来的启示意义 , “比如说 , 养宠物的人或许可以更好地面对它们终将离去这件事 , 我们如何开始做这个决定 , 我们如何决定让这样一只小动物与我们产生牵绊等等 。 这是一个承诺 , 一个选择 , 一个很长久的约定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