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云南丨哀牢髭蟾:我长了爱情的胡须

听见云南丨哀牢髭蟾:我长了爱情的胡须
文章图片
听见云南丨哀牢髭蟾:我长了爱情的胡须
文章图片
(图片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
岁月的脚步 , 把腻人的情话 , 都落在嘴巴 , 渐渐 , 变成爱情的胡须 。 每当角化的婚刺出现在我的上颚 , 伴随着独特的叫声 , 我 , 开启追求爱情的季节 。
听见云南丨哀牢髭蟾:我长了爱情的胡须】在正式定名之前 , 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我唯一的栖息地 , 人类把我叫做“胡子怪”、“深山角怪” , 当然 , 仅限于我们中的男性 , 当求偶的季节来到的时候 , 我的“胡子”也会准时出现 , 等到爱情离开 , “胡子”也会随之消失 。 科学家将我定名为哀牢髭蟾 , 髭就是嘴唇上的胡子 , 对于古代男性来说 , 胡子是智慧是能力 , 甚至是英勇和率直 , 于我 , 也不例外 , 科学家认为 , 上颚的婚刺可能是性成熟个体争夺巢穴和交配机会的武器 。
一般情况下 , 两栖类物种雌性个体显着大于雄性 , 而在我们哀牢髭蟾家族 , 雄性个体却明显大于雌性 , 一方面出于资源防御、一夫多妻制;另一方面 , 和雄性亲代照料分不开 。
很多人吐槽 , 和妈妈的细心体贴相比 , 爸爸带娃总显得笨拙和孩子气 。 但是 , 爸爸们都一样 , 他们既是贪玩的热血少年 , 也能为小家庭扛起重担 , 既能在丛林中搏杀 , 也会为家人展露所有温柔 。 当产卵季节结束后 , 我们雄性哀牢髭蟾会留在产卵地牢牢守护蟾卵 , 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明天的新生命 , 期待它们越过两个冬天的时间 , 成就希望 , 圆梦阳光下的美好 。
听见云南丨哀牢髭蟾:我长了爱情的胡须
文章图片
策划/管昕
本期文案/韦琪
声音演绎/杨语
音频节目后期制作/徐权
来源/云南新闻广播
编辑/白婷婷
责编/牛峰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