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产家庭真实生活曝光:学科培训班消失,如何在新学期实现弯道超车?

这一年 , 涌现了大量热点新闻 , 双减、俄乌战争等等 , 各类信息充斥于各类平台 , 但却时刻提醒我们每件事都不能单一、片面地评价 。 立场不同 , 持有的观点就不同 。
但如今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是通过社交网络等新兴传播方式 , 这些渠道所传播的信息往往已经经过二次加工 , 并且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 。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真实世界——每天都会看到大量真与假、表面与深层的信息 , 需要自我去分辨 。
面对纷扰 , 我们成年人尚且不能一一辨别 , 那么涉世未深的孩子们 , 应该怎么应对?
理性、多元、思辨 , 是我很关注的培养点 。
新课标颁布后 , 家长目光的重点都放在了新课标上 , 作为中高考的风向标;新课标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中小学家长的火热关注 。 这次新课标发布之后 , 最大的变化就是语文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 成了当仁不让的绝对C位 。
新课改提出语文总课时量占到了20~22% , 比第二位的数学多出了整整50%的课时 。 课时大量增加 , 意味着语文的打分区分度会比以前高 。 以前总说语文很难得满分、高分 , 也很难得特别低的分 , 中等成绩构成了“大肚子” 。 但我看如今这个趋势 , 真的要“得语文者得天下”了 。
上海中产家庭真实生活曝光:学科培训班消失,如何在新学期实现弯道超车?
文章图片
仔细翻看新课标的正文后发现 , 语文整整占据57% , 对比上一版课标的34%增加了67% 。 在增加的67%中最令我眼前一亮的就是“思辨性阅读和表达”:
上海中产家庭真实生活曝光:学科培训班消失,如何在新学期实现弯道超车?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 , 语文已经成为了今后教育培养方向的重中之重 。 那么 , 训练语文要如何入手呢?众所周知 , 语文是培养人学习知识、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 。 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 , 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 。
语文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短语和句子的组织规律等 , 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 。 叶圣陶说过 , “语言说得好 , 在于思维的正确 , 因此 , 锻炼思维至关重要 。 ”可见 , 语文与逻辑思维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 。
前一阵的语文高考 , 也展示了未来的考核趋势:理解和逻辑分析 , 将会是重中之重 。
像这类简答题 , 不仅考文本理解 , 最好是有一定知识面 , 懂史学、懂国际关系的常识 , 加上分析能力到位 , 才能更好拿分 。
目前高考语文的考核 , 和未来社会需求已经很接近 , 对学生思辨能力涵养要求很高 。 这便更考验家长 , 日常多花心思去安排 。
目前所有的事实都指向当代教育的核心要义——思辨能力!
尤其双减过后 , 经常会收到家长这样的抱怨:
孩子做作业太慢了 , 总是拖拖拉拉 , 半夜12点都做不完!
多花别人一倍的时间学习 , 却考不到人家一半的成绩!
提起学习完全没兴趣 , 看电视、玩游戏倒是样样在行!
你是不是也有同款孩子?做父母的 , 催也催过 , 骂也骂过 , 打也打过 , 可就是不管用 。
其实 , 很多7~15岁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述问题 , 而原因很简单——不是孩子不爱学习 , 也不是孩子笨 , 而是孩子的思维能力没有跟上!
中小学家长圈流传这么一句话:
一二年级相差不大 , 三四年级两极分化 , 五六年级天上地下 。
上海中产家庭真实生活曝光:学科培训班消失,如何在新学期实现弯道超车?
文章图片
孩子思维培养的黄金关键期 , 就在15岁之前!错过了再补 , 就非常难了!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什么后期疯狂给孩子补课 , 孩子学习还是没有显著提升的关键所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