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夜访宝玉被拒,全怪晴雯吗?薛宝钗是否也有责任?( 三 )


于是她“越想越伤感 , 也不顾苍苔露冷 , 花径风寒 , 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 , 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
当时她躲过一边 , 等宝钗去了 , 也没有要去找宝玉说个明白 , 就独个在那边悲泣 , “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 , 俱忒楞楞飞起远避 , 不忍再听” 。
我觉得 , 如果那个宿鸟栖鸦有知 , 它们除了为她伤感 , 必定会告诉黛玉:这可冤枉死宝玉了 。
不仅宝玉没有让晴雯说过那句话 , 事实上 , 晴雯之所以说那两句话 , 却是针对黛玉的“情敌”薛宝钗的 。
如果黛玉知道晴雯嫌宝钗烦 , 而不是针对她 , 会不会破涕为笑呢?
可惜就这么阴差阳错 , 晴雯只知拿别人撒气 , 却不料伤着林黛玉;宝玉只知陪宝钗说笑 , 却不料晴雯嫌烦 , 借他的名义拒黛玉于门外;黛玉只知被拒 , 却不知内情其实与她无关 。
林黛玉夜访宝玉被拒,全怪晴雯吗?薛宝钗是否也有责任?
文章图片
当然 , 这种情况下 , 只要黛玉找宝玉一问就清楚了 , 可是黛玉心高气傲 , 几样事情又凑在一块儿 , 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去问了 , 直待次日宝玉上门领训 , 这个结才得解开 。
看来有时候还真是“三对六面”多说说清楚的好 , 心里想得顺理成章 , 却未必是真相 。
对此 , 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
这样的故事 , 在《红楼梦》里数不胜数 。 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 , 看到别人 , 看到社会 , 看到人性 , 非常值得品读 。 如果尚未读过 , 或者家中未有一部 , 建议抓紧购买阅读 , 早读早受益 , 并且无论何时读起都不会迟!
(网图侵删)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