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脸皮”越厚的人,思想境界往往越高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脸皮”越厚的人,思想境界往往越高】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汉文化圈当中 , “厚脸皮”是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词汇 。 这是用于讽刺、贬低某些做事情不分场合 , 言行毫无廉耻之人时常用的一种形容词 。 可以说一直以来都被人们以消极的方式去看待 。
我们不妨细细思考 , 这种形容是否可能会存在“两面性”呢?其实是存在的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脸皮”越厚的人,思想境界往往越高
本文图片
我们知道 , 与“脸皮厚”相对的形容词“脸皮薄”也并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褒义词 , 在某些语境当中这也是一种贬义 , 尤其是在用于形容那些年纪较小、阅历尚浅或是刚刚进入某个领域的人时会被提及 。
我们不妨究其深意:与所谓“脸皮”相关的 , 其实多是来自外界的看法 。 无论是厚还是薄 , 均是他人进行的一种评价标准 。 那么这种标准是否有一种尺度呢?答案是肯定的 , 人们总是会参照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对于不同的行为作出判定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在东方 , 人们收到了礼物往往不会立马打开 , 而是会率先表示谢意 , 然后在相对私密的场合再拆开 , 以表达一种对双方的“脸面”都尊重的含义 。 而在欧美国家 , 收到礼物的人会当着赠送人的面 , 直接打开 , 并且不加掩饰的表达对于礼物的喜恶 , 而不是像在东方一样 , 一味的表达谢意 。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脸皮”越厚的人,思想境界往往越高
本文图片
这便是不同的判断行为准则:东方文化更含蓄 , 会更在乎对方的感受 , 有时甚至胜过自己的感受 。 而西方文化十分直接 , 不会兜圈子 , 喜欢与否会直接表达 , 将礼物带回家反倒会被视为一种“不给面子”的行为 。
于是 , 当我们明白了“脸皮”或是“面子”的本质 , 以及其来源之后 , 许多问题便会清晰起来 。
你真的懂“脸皮”吗?
关于所谓“脸皮”或是“面子” , 其实都是人们早已开始进行界定和深入研究的对象 。 早在民国时期 , 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李宗吾就曾经著有奇书《厚黑学》 。 书名当中的所谓“厚” , 指的就是人的“脸皮”应该厚且没有形状 , 而“黑”指的则是人的心应该黑 , 且没有颜色 。
那么在这样的一部十分出名的著作当中 , 我们日常作为贬义词的“脸皮厚”便非但不再具有平时的意味 , 反倒是具有了一定的褒义——李宗吾列举古代历史当中诸多善用家喻户晓之人 , 从其“脸皮”的薄与厚、心的黑与白上入手进行分析 , 最终契合这些人物的结局 , 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
那么为什么往常被我们所不齿的“脸皮厚” , 放在李宗吾这样的学者眼中 , 反倒成为了想要成功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呢?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脸皮”越厚的人,思想境界往往越高
本文图片
正是因为做出评价的主体不同 。 我们不妨设想 , 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评价另一人“脸皮厚”时 , 那么两人之间势必已经产生嫌隙 , 且很大概率上对方在某些方面损害了其利益 , 或是招致其不满 。 那么在这种前提下 , 做出评价的此人自然会处于保护自己利益的动机 , 对对方做出贬义的判断 。
而李宗吾的这种判断 , 是基于后世对于前人成败的审视做出的一种分析 , 是比较客观、不涉及利益关系的 。 法国著名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曾经提出“三时段”理论 , 其中短时段指的是以个人视角出发的、相对微观的历史与事件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