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四 )


如果将这个问题抛向十位男性,我们可能会得到十个不同的标准 。
遵守这个标准的是好女孩,不遵守的就是坏女孩 。
而有丰富的性经历的女性,则因为她的性经历本身,而被踢出了“尊重”的行列 。
男性就不会因为这类问题被指责 。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因为面向男人的性道德和面向女人的性道德不一样,即,性的双重标准 。
男人因为好色而被肯定,女人则因为对性的无知而被夸赞 。
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导致很多人无形之间就处在一种矛盾而不自知的局面中——
一边疼老婆,一边对性经历丰富的女性用尽各种带有侮辱意味的词汇 。
甚至,对女人的性道德标准,还因场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
比如,不少人对滚圈内的专有名词“果儿”(指那些痴迷音乐追随于乐队,且不仅要追星,还要与乐手发生性关系的女子)的态度 。
“果儿”时而被美化——她是掌握性自主权的存在,和乐手发生关系是自愿;
时而被污名——她是不自爱的典范,女性是荡妇 。
但无论是美化还是污名,其实本质都是通过降低或抬高女性的性道德标准,来给男性免责 。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不同的性道德标准下,意味着男性往往是性的主体,以至于“性”不仅仅是“性”本身 。
庞宽曾在《乐队的夏天》中分享过成名前后的变化 。
青春期不讨女孩喜欢,感觉自己像“苍蝇” 。
“往女孩身上踪,人家女孩就扒拉你 。”
做了乐队后情况截然不同 。
“现在是女孩往上贴,我们扒拉女孩 。”
庞宽分享这件事是在彰显性魅力吗?
在她姐看来,比起性魅力,更多的是在彰显权力,是对自己名声的符号效应的印证 。
而这样的效果,在“性”中常常被视为客体的女性,大概率是不具备的 。
这种因为性别、场景、权力的不同,而对女性施以不同的性道德标准的行为,真的是尊重吗?
崔娃在聊种族歧视时曾提到过一个观点 。
在美国,总有人会用“我真的不是种族歧视,我就是太气了”的话,来为自己对黑人的种种过分言行辩解 。
但崔娃说:价值观不会因为愤怒而改变 。
即,如果真心相信且持有某种价值观是不会因为情绪而改变的 。因为情绪的变化带来的对黑人态度的变化,本质上就是种族歧视 。
“你只是把歧视留给了某些人,种族歧视是你对付不喜欢的黑人的棍棒 。”
在“厌女”这件事上,同理 。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新裤子 这娱乐圈好男人的翻车,或许只是开始
文章图片
聊到这里,或许可以回到开头的问题 。
男性身上的割裂感从何而来?
为何彭磊会一边是个爱老婆的好男人,一边又会不自觉地评价女性为“共享单车”?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