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评弹丨老师将收礼清单“误发”班级群,师德失守少不了家长的“配合”和推波助澜
评论员李长需
9月23日 , 江苏盐城 , 朋友圈爆料向阳路小学二年级一老师 , 将收礼账单误发到家长群 , 收礼账本上共写有15个人的名字 , 收礼金额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不等 。 对此 , 建湖县教育局专项调查组情况通报称 , 经初步核查 , 网传图片属实 , 当事人已被停职并接受调查 。
文章图片
若不是这位老师的“自我暴露” , 恐怕在他(性别尚未明确 , 姑且称他)的班级内 , 这样的“潜规则”还要延续 。 目前并不清楚他将收礼账单发到班级群里 , 是误发还是别有用意;也不清楚他在哪个时间节点(比如教师节)收到的这些钱财 。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这位老师的收礼行为并非个别行为 , 而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并且礼金的行情 , 也有一个“共识”的范围 。 换句话说 , 这个老师的“潜规则” , 家长是心知肚明的 , 只是根据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情况 , 就高或就低而已 。
不收受家长和学生的财物 , 本应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 对此 , 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 , 将“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 , 不得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作为基本的师德底线和职业操守 。
文章图片
规定写得很清楚 , 但这位老师却对师德红线置若罔闻 , 坦然接受了这么多家长的“孝敬” , 还这么有心地整理成清单 , 奈何自己不知道犯了哪门子神经 , 在本就十分敏感的班级群里抖搂出来 。 这是自作孽 , 不可活 。 倒是整理出来的这个清单 , 可能更让人耿耿于怀 。 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 , 他不能拿了钱不办事 , 最终的结果 , 必然是滑向对学生的区别对待 , 至于是不是损害教育的公平性 , 他要在乎也就不收钱了 。 不过 , 还有句话 , 想必这位语文老师也烂熟于心:莫伸手 , 伸手必被捉 。 现在 , 他不仅被逮个正着 , 成了教师队伍的反面教材 , 接下来 , 更多的处分 , 可能也不会放过他 。
师德问题的根源 , 当然在老师身上 , 但师德失守绝不只是涉事老师一个人的问题 。 看看名单上这么多的家长名字和他们贡献的”礼金“ , 透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此刻的尴尬 。 白纸黑字 , 一笔一划的名字写得很清楚 , 别的家长能看到 , 别的老师能看到 , 自己的孩子也能看到 。 尴尬吗?
其实 , 也挺替他们难受的 。 本来想花点钱 , 给孩子争取个好点的待遇 , 没想到整出个这事儿 。 钱白花了不说 , 还因此现了眼 。 不能不说 , 他们一些人之所以送礼 , 确实是为了钻点空子想给孩子获得额外的”关照“;一些人可能处于迫不得已 , 不得不随大流 , 免得因不送礼导致孩子受委屈 。 但他们的行为 , 只会让这位老师的胃口越来越大 , 让他的”潜规则“得以盛行 , 往往带来的是更大范围的学风、班风的败坏 。 实际上 , 只要对教师收礼事件进行适当的解剖 , 就不难发现 , 少不了家长的”配合“或推波助澜 。 表面上 , 我们都不赞成给老师送礼 , 但一旦落实到自己身上 , 我们都可能成了随波逐流者 。
这也说明 , 家长理应成为根治教师贿赂链条上的有力环节:这既包括家长应该有主动抵制的勇气 , 也包括家长自身应守着底线 , 不主动递送红包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今评弹丨老师将收礼清单“误发”班级群,师德失守少不了家长的“配合”和推波助澜】责任编辑: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今日影评:朝气蓬勃又可爱的国民奶奶
- 和导演同居12年,怀孕3月被抛弃,如今身家几十亿还是单身
- 今天秋分的时间是几点几分,2022年秋分时间
- 今年是第几个爱国卫生月 今年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
- 运动康复丨带孩子进行坐位训练与爬行训练的实施方法与建议
- 这生肖今年别结婚否则诸事不顺
- 2020年阴历四月初五-4月27日今天日子适合破土迁坟吗?
- 微信七个字的网名带诗意
- 2020年今日清明节·4月4日黄历日子适不适合动土开工?
- 花1288元给孩子取名字,如今这样的家长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