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被捧上天的医美面膜,这回“人设崩塌”了?( 三 )


图片来自“言安堂”
这贫瘠的成分表 , 既没有能剥落的酸也没有控油抗炎的红没药醇之类 , 说是功效性祛痘着实有些牵强 。
结合医美面膜最初的应用场景 , 它们的主要作用大多还是针对有创口皮肤的舒缓镇静 , 兼有一些补水保湿 。
网上所说的祛痘、去黑头、修复、维稳 , 更像是针对消费心理的精准定位 。
如果说我花钱买来的有“械”字标识的医美面膜 , 效果竟然是补水保湿 , 用户期待的确大打折扣——“那我在家自己做个水膜 , 效果是不是一样的?”
虽然功效基础 , 但“械”字号标识的通过必定与高要求的生产环境挂钩 。
到这里 , 我对医美面膜的科技含量还有一些华丽的想象 。
至少也是个生产工艺复杂、有专门实验室或基地的科技公司吧?
结果事实是 , 知名品牌的研发人员 , 凑不齐一桌麻将 。
其招股书显示 , 2020年营业收入15.8亿 , 净利润6.5亿 。 其中面膜收入占比八成以上 。
然而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公司研发人员仅2名 ,占总员工数的0.69% 。
三年来 , 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0.08%、0.04%、0.09%、0.04% 。

黑头被捧上天的医美面膜,这回“人设崩塌”了?
文章图片
截图来自凤凰网财经《IPO观察哨》
2020年度 , 该品牌面膜产品的毛利率为82.40% 。
作为对比 , 创立于1907年、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欧莱雅集团产品毛利率在70%左右浮动 。 (数据来自观研天下)
与后者的王牌专利成分玻色因相比 , 医美面膜除了无菌之外 , 似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大手笔投入 。
我们能看到的是 , 其投入的很大一部分都在营销上 。
比如某品牌宣传推广费占销售费用及营业收入比例在2019年、2020年、2021年1-3月分别为60.93、62.62、83.56 , 并宣称还要拿出8亿元用来营销推广 。

宣传推广费主要分为线上电商平台推广、新媒体营销、品牌宣传及线下推广 。 通过明星代言、冠名综艺、影视剧广告植入及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加大广告宣传投入……通过签约明星进行品牌代言、加大广告投放力度等方式开展宣传活动 , 同时逐步布局线上直营及B2C渠道 , 宣传推广费用增长较快 。

黑头被捧上天的医美面膜,这回“人设崩塌”了?
文章图片
请代言人、赞助节目、出各种联名礼盒 , 在顶级主播的直播间直播 , 和KOL合作推广 , 医美面膜与任何一种在互联网上走红的产品没有什么区别 。
医院和美容院并不是它满意的终点 , 像普通护肤品一样出圈才是它努力的方向 。

黑头被捧上天的医美面膜,这回“人设崩塌”了?
文章图片
甚至在今年1月份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医用敷料不能以面膜作为名称 , 也不可宣传美容保健功效 , 呼吁消费者警惕化妆品陷阱 。
“医美面膜”这块金字招牌 , 在流量走到顶端之后 , 也快到头了 。
而它在美容方面的含金量 , 不过是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医疗美容这两个字表面意思的加成 。
03
网红护肤 ,
走在过气的路上
作为一个医美面膜使用者 , 看到这样那样的内幕 , 难免有“跌下神坛”之感 。
但其实消费者对医美产品的招牌 , 本就处在祛魅的过程中 。
医美面膜横空出世之时 , “械”字号的护肤品还能带来不少新鲜感和神秘感 。
但在如今医美品牌已经满地爬的现实下 , 消费者选择更多、医美产品也越来越易得 。

黑头被捧上天的医美面膜,这回“人设崩塌”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