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事件|孟晚舟归国 丈夫在人群中踮脚挥舞双臂大喊“我爱你”( 五 )


·2014年10月2日 , 华为CFO孟晚舟在俄罗斯莫斯科出席论坛活动 。
“提着一杆汉阳枪 ,
把巡航导弹打下来了”
在深圳坂田 , 曾有一栋“华电楼” , 是华为电气的旧址 。 再次翻新后 , 孟晚舟领导的财务部门就在这里办公 。
2013年 , 孟晚舟一头披肩长发 , 首次以华为CFO(首席财务官)的身份面对媒体 。 “我爸说 , 讲一句谎话就要用十句来掩盖它 , 平凡人的能力就是讲真话 。 ”她回复了媒体关于华为现金流、持股比例等追问 , 随后留下金句:“华为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 ”在此之前 , 有媒体称她是华为“藏了20多年的秘密” 。
曾经因为兑换外币而手忙脚乱的少女 , 此时已成长为自信、坚毅的职业女性 。 她说:“不拼爹 , 不拼妈 , 一切看贡献和能力 。 ”
2003年 , 孟晚舟开始负责建立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 , 改革范围覆盖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财务制度和IT平台等各方面 。 她先后担任过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香港华为财务总监、账务管理部总裁、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总裁等职 。
做华为的财务工作 , 不是件容易的差事 。 家大业大 , 收支两条线 , 颗粒要归仓 。 任正非曾经用“一杆汉阳枪”来比喻华为的财务:“一大批青年人 , 初出茅庐 , 什么都不懂 , 提着一杆汉阳枪就上战场 。 ”
2005年起 , 孟晚舟主导建立了5个账务共享中心 , 覆盖和支撑全球的会计核算工作 , 并推动华为全球集中支付中心在深圳落成 。
2007年起 , 孟晚舟负责实施了与IBM合作的、长达8年的华为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 , 在资源配置、运营效率、流程优化和内控建设等方面建立规则 , 使华为开启了精细化管理之路 。 此后 , IFS为华为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财务总监 。
对于是否该让IBM像服务其他本土公司那样 , 为华为配置中国顾问 , 孟晚舟果断地行使了一票否决权 。 她的理由是用专业的外籍顾问直接指导华为的员工 , 才能让财务管理更加顺利 。 华为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跨国公司经验 。
“提着一杆汉阳枪就把巡航导弹打下来了 , 这就是华为的财务 。 ”2009年 , 任正非与财务体系员工座谈 , 将公司业务的飞速发展归功于财务体系的有力支持 , “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公司 , 在几百亿以后还有这么大的高速的跳跃 。 ”
不过 , 孟晚舟也有挨批评的时候 。 2015年 , 华为内刊《管理优化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 , 反映向客户预付款时审批多、流程复杂等问题 。 随后任正非签发了一封带着怒气的总裁办电子邮件:“据我所知 , 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 不知从何时起 , 财务忘了自己的本职是为业务服务、为作战服务 , 什么时候变成了颐指气使?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 ”
面对父亲的批评 , 孟晚舟选择用成绩说话 。 2017年 , 在题为《却顾所来径 , 苍苍横翠微》的新年致辞中 , 孟晚舟说:“账务核算已经实现了全球7×24小时循环结账机制 , 共享中心‘日不落’循环结账 , 以最快速度支撑着130多个代表处经营数据的及时获取 。 ”她借用舒婷的《致橡树》比喻财经组织与业务组织的关系 , 两者如同橡树与木棉 ,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偎 。 “我相信 , 我们不会是攀援的凌霄花 , 也不是痴情的鸟儿 , 我们是高昂挺拔的木棉!”
也是这一年 , 北大管理学教授陈春花问任正非:“华为成功的真正核心点是什么?”任正非答 , 是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 。 这无疑是对孟晚舟工作的认可 。
孟晚舟事件|孟晚舟归国 丈夫在人群中踮脚挥舞双臂大喊“我爱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