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刷酸=完美肌肤?不,跟风刷酸小心“烂脸”!

回想起半年前的“烂脸”经历 , 小美还是心有余悸 。
半年前 , 小美跟风刷酸 , 因操作不当 , 刷完之后 , 脸上像抹了硫酸一样 , 出现发红、刺痛、肿胀等不适 , 强烈的灼烧感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 每天用水洗脸 , 好比在伤口上撒盐 , 让人疼得直跺脚 。
不久之后 , 小美脸上疯狂长痘 , 密密麻麻的疱子甚至还渗出脓液 , 凑近点看 , 就像癞蛤蟆长满了疙瘩的背部一样 。

果酸刷酸=完美肌肤?不,跟风刷酸小心“烂脸”!
文章图片
那段日子里 , 小美不敢照镜子、不敢拍照 , 走在人群中也总是低垂着头 , 生怕别人看见 。 就算半年后肌肤恢复如初 , 但刷酸“烂脸”的阴影依然让她惶惶不安……
像小美这样刷酸“烂脸”的人 , 其实并不少见 。
【果酸刷酸=完美肌肤?不,跟风刷酸小心“烂脸”!】一方面刷酸“烂脸” , 另一方面刷酸异常火爆 。 不少小白很疑惑 , 到底该不该刷酸?今天一起了解一下吧 。
刷酸是好 , 但操作不当小心“烂脸”
刷酸分为医疗刷酸和日常刷酸两种 。

果酸刷酸=完美肌肤?不,跟风刷酸小心“烂脸”!
文章图片
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刷酸 。 在医学上 , 刷酸指的是化学换肤术 , 使用较高浓度的酸性溶液(果酸、水杨酸、维A酸、三氯醋酸等) , 刷在面部皮肤 , 促进老化、受损的角质层脱落 , 促使表皮再生和真皮重塑 , 适用于轻中度痤疮、瘢痕、黄褐斑、色素沉着以及皮肤老化等 。 [1]
后者为日常刷酸 , 指的是使用含有酸性成分的护肤品(化妆品)涂抹于脸上 , 以达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作用 。
医疗刷酸有治疗效果 , 而日常刷酸则能起到一定的护肤效果 。 不过 , 无论是哪种刷酸方式 , 操作不当都很容易“烂脸” 。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刷酸不当可能出现的问题 。
对于医疗刷酸 , 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 ,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 不然很容易出问题 。 [2]
为何如此?因为使用的专业产品酸浓度较高 。 以常见的“刷酸祛痘”为例 , 治疗时常用的果酸浓度为20%、35%、50%和70% , 常用的水杨酸浓度为20%-30% 。 浓度之高 , 远超护肤品的酸浓度 。 [2]只要酸在肌肤多停留几秒 , 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皮肤烧伤 。
医疗刷酸处理不好 , 轻则面部有刺激感、灼烧感、瘙痒、疼痛、持久性红斑、水肿、水疱 , 重则诱发感染、瘢痕、色素沉着、痤疮痒皮疹、过敏反应、皮肤屏障和组织破坏等 。 [1]
而日常刷酸 , 虽然使用的是酸浓度低的护肤品(果酸不超过6% , 水杨酸不超过3%)[2] , 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爆痘、全脸过敏、泛红肿胀等 。
刷酸有讲究 , 教你日常如何科学刷酸

果酸刷酸=完美肌肤?不,跟风刷酸小心“烂脸”!
文章图片
1 选取适合的含酸护肤品
建议选择含果酸或水杨酸成分的护肤品 。 水杨酸浓度不超过3%、果酸浓度不超过6% 。 建议从低到高 , 循序渐进 。
2 用之前 , 一定要确定自己是否过敏
选取少量护肤品 , 涂抹于手腕处或耳后 , 看看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 如比较明显的发红、肿、痒、刺痛、灼烧感等 。 一旦出现 , 还是别继续尝试了 。 另外 ,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阳光暴晒史的人群、脸部有皮肤病的人群等不建议刷酸 。
3 适当护肤
先洁面 , 选取适量含酸护肤品涂抹于脸上 , 根据产品用法看看需不需要洗掉 。 随后 , 可适当地进行补水 。
日常刷酸后一定要注意防晒 , 去完角质后皮肤很娇嫩 , 特别容易晒伤 。 与此同时 , 用酸护肤一定要注意频率 。 有条件的话 , 建议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含酸护肤品 , 并制定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方案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