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休息,不是睡觉
现在你手上有一个非常紧急的工作任务 , 并且已经为此加班了很多天 。
明天是项目的最后一天 , 解决完这项工作 , 你就彻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 。
在这宝贵的休息时间里 , 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
“睡觉可以缓解一切疲劳” , “有什么累是睡一觉缓解不了的” ,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 , 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
文章图片
每当人们感觉到特别疲惫的时候 , 常识都会在心底提醒你:“去躺躺吧 , 去睡一觉吧” 。
但 , 这其实是一个陷阱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生杨放如曾说:
生活中有三种人最容易感到疲劳: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过度思虑焦虑者 。
而这些人各自需要的休息方式 , 则是不同的 。
所以睡眠对他们而言很有效 , 不但可以帮助他们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 , 还可以把体内堆积的废物代谢出去 。
文章图片
当你写了一上午文案 , 开了一下午的会后 , 你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 但身体却处于低兴奋状态 。
有时我们忙碌一周后 , 即便周末两天狂睡不出门 , 周一还是无精打采 。
而周五忙完工作 , 下班去跑半小时步 , 回到家却立马神采奕奕 。
这是因为 , 脑力工作者一般需要的不是通过“静止来恢复体能” , 而是找个事情放松神经 。
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 , 为了消除右手的疲劳 , 他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 , 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 。 另一种 , 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 , 又让左手适当活动 。
而后 , 他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 。
结果表明 , 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 , 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 。
文章图片
其实 , 每个人身体的疲劳都是逐渐累积的 。
第一阶段 , 身体觉得累 , 失眠、食欲差;
第二阶段 , 逃避负担 , 倦怠、烦躁、身心脆弱;
第三阶段 , 心情忧郁不安、易过度自责 , 身体无力 。
这几年 , 处于二、三阶段的人明显增加了 , 大家普遍感觉到越来越疲劳 。
文章图片
正确且有效的休息方式 , 不仅能让人放松紧绷的神经或肌肉 , 还能让人拥有重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的精力 。
那么 , 如何提升休息的质量呢?
研究发现 , 人们在越多的媒介之间“切换工作” , 比如一会儿用手机发信息 , 一会儿用电脑查邮件 。
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 , 会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
所以工作日很辛苦的时候 , 周末就不要盯很久屏幕了 , 你可以尝试给花浇浇水 , 出门散散步 。
活动内容的更换 , 会让你大脑皮质100多亿神经细胞重新排列 。 以不同方式组合成联合功能区 , 这一区域活动时 , 另一区域就休息 。
消极放纵虽然会带来短暂的快感 , 但对身体和精神却是另一种强烈的消耗 。
你可以下班后不去跟朋友喝酒 , 以早睡早起、晨练开启一个完全不同的周末;
学一项新的技能 , 比如弹琴、打鼓、下棋;
还可以与工作圈子和亲戚外的人打交道 , 听听别人说他们的生活……
文章图片
心 , 也会自然地舒展起来 。
文章图片
其实 , 很多人日常疲惫的主要来源 , 是对一成不变的工作或生活产生了厌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