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纪念日|一家三代接力守陵,五年送350多名烈士“回家”( 二 )


烈士纪念日|一家三代接力守陵,五年送350多名烈士“回家”
文章图片
五条岭烈士陵园 。
三代传承守陵75年
我从小就在墓园长大 , 我父亲也带我每年为烈士墓除杂草、填新土 。
父亲当年跟着爷爷在安葬烈士的现场 , 看到的遗体都是很年轻的战士 。 父亲说 , 那些年轻的生命为了新中国牺牲了 , 他们的付出我们不能忘 。 长辈也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 , 任何时候、走到哪里都要记住他们 。
烈士纪念日|一家三代接力守陵,五年送350多名烈士“回家”】我爷爷是1961年去世的 。 临终之前 , 他依旧在叮嘱父亲 , 不要忘了烈士们 。 我父母很尽责 , 也经常带我来陵园拔草、填坟 , 教育我守陵拔草时要跟烈士打招呼:“烈士爷爷 , 今天来给你拔草了 。 ”
父亲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 , 只要谈到五条岭 , 他就会叮嘱我一定要尽心尽力把陵园看护好 。 每年清明 , 父亲还会和我一起来给烈士们填土、擦拭墓碑 。
2009年起 ,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五条岭烈士墓 , 当地政府也开始修缮五条岭烈士陵园 。 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义务守护烈士墓 。 2010年 , 我被政府聘为五条岭烈士陵园的管理员 。
烈士纪念日|一家三代接力守陵,五年送350多名烈士“回家”
文章图片
卞康全(右)和父亲在修缮的陵园现场 。
在我儿子七八岁的时候 , 我也带他到陵园 , 像父亲教育我一样教育他 。 让他在烈士墓前鞠躬 , 到陵园打扫要说:“烈士爷爷 , 今天为你拔草来了 。 ”在五条岭里不能大声地乱叫 , 更不能乱踩乱跑 。 我也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 , 让孩子带着敬畏之心对待烈士们 。
从爷爷开始 , 到我这一代 , 我们三代人已经守护五条岭75年了 。 2000多名解放军战士年轻的生命献给了新中国 , 我们一家也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我儿子从2019年参军入伍 , 成为了一名解放军 。 从守陵到守国 ,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永远不要忘了这些烈士 。 如果有机会 , 我们也愿意世代守护下去 。
“寻找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名字”
五条岭埋葬的大部分是无名烈士 , 但是他们应当拥有家人 。
每天早晨7点 , 我都会到陵园打扫卫生、擦拭墓碑、填新土 。 除了扫墓 , 另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接待来寻亲的烈士后人 。 从早到晚 , 我几乎一天的时间都在陵园 , 中午吃饭也会留心门口的车辆经过 , 担心寻亲的人跑空 。
我曾经把烈士信息不断地向外地的客人介绍 , 希望他们把这些消息带回去帮忙寻找亲人 。 很长一段时间 , 我都是用这种方式来等待着家属寻亲 。 直到2018年 , 我发现这样太慢了 , 就开始写信主动去寻找烈士后人 。 这些信寄向了洛阳、淮安……到2021年 , 写了1000多封信 。 通过这种方式 , 一共找到了350多位烈士的家人 。
1991年来了一位寻亲的女子叫陈继业 , 她来的时候陵园还没有修缮 , 很荒凉 。 她在墓地里痛哭 , 后来到我家去借一把铁锹 , 说“我想给我父亲添点土” 。 我这才得知 , 她的父亲就葬在五条岭 。
她不知道父亲具体被安葬在哪条岭下 , 就一条条岭挨个添土 。 我也拿了把铁锹跟在后面和她一起添 。 走到第二条岭时 , 她突然趴在土堆上大哭 。 看着她哭 , 我也跟着流眼泪 。
烈士纪念日|一家三代接力守陵,五年送350多名烈士“回家”
文章图片
卞康全(左)在陵园办公室接待渡江老兵 。
还有一位烈士后人在2019年收到信后就来了五条岭 。 他走到五条岭的最南边的一条岭 , 突然双膝跪在墓边 , 痛哭自责 , 说他不孝 , 70年来才第一次到父亲的坟前 。 我当时的心好像被鞭子抽到一样的痛 , 这种战士忠诚、仁子孝顺的事情让我很感动 , 当时也泪流满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