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 , 活的是心态 , 心态好 , 高山青 , 涧水蓝 , 草儿绿;心态好 , 精神爽 , 身体好 , 吃得香 , 睡得实;如何做到心态好?就要心往静处安 , 事往好处想 。
文章图片
追求心灵的宁静 , 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心性修养的重要内容 , 也是人生惬意的活法 。
心灵的宁静可以使人 , 临荣辱而不惊 , 遇艰难而无惧 , 出污泥而不染 , 善守拙知进退;心灵的静怡是一种精神修养 , 是一种高雅的情操 , 心往静处安是需要修心养性的磨炼而成就的 。
中华文化中 , 对心态的静怡给予了高度重视 , 国学精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 , 定而后能静 , 静而后能安 , 安而后能虑 , 虑而后能得 。 ”可见心静的重要性 。
古往今来 , 但凡有成就的文人志士 , 都把心静作为人生的重要品行修养;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把此修养归纳为:“非澹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还作为教育后代的重要家训 。
心静可以面对危难而不惧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 唐代白居易从朝廷高官被贬任江州的荒蛮之地的闲官司马 , 但他心静如水 , “官闲人不闲”不仅留下了许多的为官的政绩 , 还成就了他写了流传至今的三千多首诗词歌赋 。
心静可以宠辱不惊 , 陶渊明两次为官 , 两次看通官场腐败而辞官 , 退守田园“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宋代苏轼三次被贬 , 心态依然宁静坦然面对 , 他写诗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 下可陪卑院乞儿” , 可见其心胸开阔 。
人生的道路上 , 不可能一帆风顺 , 要想保持乐观心情 , 静怡的心态 , 就要看淡功名利禄 , 清空过往的烦忧 , 不被眼前的琐碎事缠绕 , “三千年读史 , 不外功名利禄 ,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 人过中年 , 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 就能保静怡的心情 , 人生就会惬意地生活 。
文章图片
人生不顺时 , 把事情往好里想 , 记住王阳明的一句话 , 坏事易变好事 , 心往好处想福气自然来 。
王阳明去看望生病的学生陈久川 , 学生对他说:“最近确实不顺 , 实在太难了!”王阳明听后笑着对学生说:“常快乐便是真功夫!”事实的确如此 , 人生不顺经常有 , 如果能够经常往好处想 , 坏事有可能变成好事 , 就是古人说的“祸兮福所依”!
上大学时 , 教哲学老师讲过一个“祸兮福所倚”的故事 , 至今记忆犹新: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手下有一个经常保持心情愉悦的丞相 , 对事情总是抱有乐观的心态 , 国王被他的乐观心态感悟 , 遇事经常询问他 。
有一天 , 国王要外出视察 , 却突然下起雨来 , 国王觉得很是郁闷 , 就问丞相:“出行就下雨 , 你说这雨下得好不好啊?”丞相回答:“好啊!大雨一过 , 街道干净 , 空气清新 , 国王可在雨停了之后再出巡 , 不仅可以观赏雨后景色 , 还能体察民情?”国王听后很高兴 。
又有一天 , 天气闷热难耐 , 国王问丞相:“我都热得汗流浃背了 , 你说这样的天气出巡好不好?”丞相回答:“好呀!这样的天气很少有 , 您这时候出巡 , 更容易了解人民在这种炎热的天气下到底是什么情况!”国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 就高兴地出巡了 。
有一天国王去打猎 , 在检查扑猎器时 , 不小心被夹掉一截手指头 , 国王又问丞相:“我现在掉了一个手指头 , 你认为如何呢?”丞相依然笑着说:“好呀!臣认为这也是好事 , 国王陛下!”国王一听非常生气 , 认为丞相在取笑他 , 便下令把丞相关进大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男女之间的交往 女人爱惜自己的名声,自然不会让那些自己不爱的男人占了便宜
- 男人携款私奔,六年后负债想回归,儿子一声“叔叔”让他认清现实
- 男人要明白,追求中年女人,钱不是首位
- 你真的是一个冷漠的人吗?
- 医聊小达人:我的心愿
- 一个人真正的人生 高配生活虽然让人羡慕,却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 人老了,真正富养自己的方式
- 懂得沉默,才是真正厉害的人!(很在理)
- “朋友老送过期零食给我怎么办?”做个好人,但别做个太好说话的人
- 美文欣赏: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