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上游新闻羊比人多刘泽安綦江区东溪镇福林村 夜雨丨刘泽安:羊比人多( 二 )


我知道了村庄老百姓说的那句口头禅“羊比人多”的意思 , 不去想最终版的补贴 , 却想一个人去小龙溪看看那一群数下清的山羊 。
我告别吴家嫂子 , 一个人去那小龙溪 。 小龙溪是流向福林河、綦江河的一条小小溪流 , 小龙溪旁边的山是福林村庄的无数个小山坡构成的 , 一坡一坡的荒地连在一块 , 坡坡的海拔高度不完全一样又一坡挨一坡 , 这样的山坡在村庄是一无是处 , 唯有自由的山羊可以徜徉 。 我远远的看着那山坡上东一个西一个乱窜的羊子 , 白的黑的黑白相间的都有 。 我不习惯叫它们为山羊 , 还是固执的称呼它们是羊子 , 其实山羊更贴切 , 山坡上的羊子叫山羊 。 一小群一小群的山羊各自在山坡坡上蹓跶 , 谁也不打扰谁 , 好像有一个群又好像没有群 。 群里的山羊可以从东窜到西 , 从南窜到北 , 东西南北的方位感在这儿失去了作用 , 自由的山羊就是山羊的自由 , 这个山坡坡就是自由的天堂 。 山坡坡的上面有好几个岩洞 , 其实也不算洞 , 是几个紧挨着的一字排着的岩窟窿 , 村庄里人常说的岩洞实际上是个岩窟窿 , 算不上是什么洞 。 不要小看这几个岩窟窿 , 却是这一群山羊夜晚的栖息地 。 每当夜色降临 , 山羊像是有固定的生物钟 , 它们一群一群的陆陆续续的爬上岩窟窿睡觉 , 一个岩窟窿一个岩窟窿的轮换着住 。 吴家嫂子对岩窟窿的清洁卫生很注重 , 山羊像是懂人事的畜牲 , 打扫卫生的先住 , 换干净的轮着住 , 坡上的几个岩窟窿刚好能调换过来 。 你说怪不怪 , 村庄恰有这一片小荒坡 , 荒坡上恰好有几个岩窟窿 , 不多不少的一群山羊刚刚住得下 , 这像是给勤劳致富的人准备的 。 福林村的这一片荒坡百亩以上 , 算是陡峭又有些平缓 , 自由的山羊也不给小溪添麻烦 , 在荒坡上稍微平坦的地方拉便 , 主人家每天都要在黄昏时统一收集运送回去做农家肥 , 那又是一场好的农家肥盛宴 , 不致于污染了小龙溪 , 保住了村庄的青山绿水 。 这不是说吴家嫂子的生态观念好先进 , 而是她们对废物的利用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得很贴切 , 这才是老百姓见得着的生态文明 。
后来得知 , 吴家嫂子的山羊是抢手货 。 订货的人看到散养的山羊视频 , 有的商家直接到小龙溪旁边的山坡上看看吴家山羊 , 这样的山羊其品质真不一般 , 努力奋斗的吴家嫂子一家子的收入自然也不一般 , 不单单是脱贫而是在致富的路上飞奔 , 飞奔还不准确而是狂奔 。 有朋友建议吴家嫂子的山羊弄一个商标 , 有地域特色、放养特点的商标 , 可惜的是吴家嫂子觉得山羊不多也不愁销路 , 懒得麻烦 , 况且她说真的是“羊比人多”的话也不是个好事 , 希望看到一个村庄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才是好村庄 。
我一直在回味吴家嫂子的那一句“羊比人多”的玩笑话 , 一个村庄里的人没有一家人养的山羊多 , 也许可能真的是一句玩笑话 , 但这句玩笑话道出了我们的新农村真实的一面 。 羊比人多 , 我理解的不是说我们村庄里的人少了 , 而是我们村庄致富的路子多了几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