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见吴晓波》团队给听众的一封信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 , 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 我们希望《每天听见吴晓波》成为大家踏入财经世界的那个起点 , 可以让你放心地投下第一个雪球 , 最终在财经这条雪道上越走越远 。
——《每天听见吴晓波》团队
文/巴九灵
【《每天听见吴晓波》团队给听众的一封信】嗨 , 好久不见 。
转眼又是一年 , 去年此时给大家写这封信时 , 我刚刚从北京来到杭州 , 加入吴晓波频道 , 开始负责《每天听见吴晓波》这个音频产品的运营工作 。
五年前的今天 , 节目上线 , 从此之后每年的7月5日 , 就成了吴晓波频道的“7·5成长日” 。 从去年开始 , 我们决定每年这个时候给大家写一封信 , 讲讲这一年 , 关于它也关于你我的 , 2021年的成长与改变 。
还记得报到第一天 , 我早早地就来到巴九灵 , 一下子被满心满眼的绿意当头击中 。
这里位于宝石山下 , 林木异常繁盛 , 办公室窗前的树木洋溢着一派油润润活泼泼的绿意 。 7月的杭州正缠绵在梅雨季 , 这座坐落于宝石山下 , 西湖水旁的办公室 , 此刻掩映在一片云烟草树中 。
文章图片
从干燥的北京来到温润多雨的江南 , 这里成为我全新的起点 。
01
回望这一年 , 也是《每天听见吴晓波》飞速成长的一年 。
去年9月 , 我们重启了《同读一本书》 。
这是一个好书精读专栏 , 隶属于《每天听见吴晓波》 , 我们每周会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 。 这一次 , 除了长达15分钟的精读音频 , 我们还新增了“线上直播+社群共读+线下书友会”的形式 , 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大家知识接纳的过程变得更加愉悦、满足 。
这一年 , 我们一共读了52本书 , 组织了18次社群共读活动 , 10场线下书友见面会 , 每一本书 , 都在引领我们去往不曾到达的秘境 。
我们自始至终认为 , 这段15分钟的精读音频不是终点 , 而是大家通往更大阅读可能性的起点 。 通过每周的好书介绍 , 你可能会发现原本不知道自己会感兴趣的书籍 , 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 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和兴趣圈子 , 这会是一件格外幸福的事情 。
就像吴老师的5分钟财经音频 , 他讲到宏观经济、企业经营、投资理财、商业观察等领域 , 我们希望这一条条的音频是大家通往各个领域的那个起点 , 《同读一本书》这个小专栏和它是一脉相承的 。
02
庆幸的是 , 我们对这个理念的坚守换来了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
在过去一年 , 《每天听见吴晓波》迎来了将近5万的新朋友 , 有幸收获了75万听众的喜爱 。 前几天 , 我们查阅了过去5年的数据 , 发现了几个很有趣的数据 。
文章图片
因为节目在每个工作日早上7点上线 , 如此更新5年后 , 48%的听众习惯将它视为知识的闹钟 , 或者通勤途中的声音伴侣 , 作为开启新一天的起点 。
还有38%的听众会在睡前重温当日的内容 。 我曾在晚上11点多收到一条求助微信 , 屏幕对面的听众说:小巴 , 你能帮我演示一下 , 怎么收藏这条音频吗?我很喜欢吴老师讲的这一期 。 随后 , 我录制了一个小视频发给他 , 收到对方远超过这个举动所应承受的感谢 。
我们《每天听见吴晓波》的听众中 , 60岁以上的听众占比11% , 他们大多是50后、60后 , 智能手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事物 。
面对这波陌生的、席卷一切的智能手机浪潮 , 他们一头冲入 , 勇敢地站上潮头 , 和我们年轻人一起享受被浪花高高举起的失重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今生有你》:谈静老公闹事,儿子生病,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
- 西京|《镜·双城》西京云沫:此生与君相爱,不负空桑,更不负这份深情
- 葛薇龙|三刷《第一炉香》:明知道乔琪不爱自己,葛薇龙为何还要嫁给他?原因有三
- 再回首 《再回首》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
- 李莫愁 《神雕侠侣》:到死仍是处女的李莫愁,她拿得起,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