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用1270万奖金也没留住的中国天才,放弃了优渥待遇,回国效力( 二 )


归国期间 , 在专业方面不断学习前进的她 , 在大学的任教表现很受学生欢迎 。 工科强者大多是不爱交际 , 话不多的形象 , 但庄老师温柔妥帖 , 言谈中亲善活泼 。
课堂上的庄老师语速会快一些 , 带着点淡淡的南方口音 , 随着内容带一些手势 , 令人沉浸其中 , 收获良多 。
她建议学生们在专业课之余多学英文 , 本科期间因需要阅读很多前沿科技的英文文章 , 她的英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 当时通过了高级英文口译的考试 。 有外国学者来访问她还做过同声翻译 , 并作英文报告 。
在给学生讲授《弹性力学》这门课程时全英文教学 , 庄老师会搜集世界上其他名校的教材 , 并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来大学授课 , 她希望教育要做到国际化 , 增强学生的眼界 , 与世界交流 。
同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评价庄晓莹 , 说她是同济“本土”培养的学者 , 她激发青年教师和在校学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 找到自己的科研之路 。 言辞之间充满自豪 , 颇为欣赏 。
德国用1270万奖金也没留住的中国天才,放弃了优渥待遇,回国效力
文章图片
说实话 , 土木工程专业对女生并不友好 , 故而就读这个专业的女生向来很少 , 但对于庄晓莹来说 , 这些都不是问题 , 越难 , 她就越要挑战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 庄晓莹保持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 在人才济济的同济大学 , 她依然名列前茅 , 并连续3年获得全额奖学金 , 毕业时还获得了优秀本科论文奖 , 随后她决定 , 继续在同济大学攻读硕士专业 。
仅仅2年 , 庄晓莹就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硕士生涯 , 并再次拿下优秀毕业生和全额奖学金 , 2007年 , 庄晓莹前往英国排名第6的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 ,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 当然 , 这位美女学霸没有让我们失望 , 她不但完成了博士论文 , 还获得了英国计算力学领域优秀论文奖以及欧盟的优秀论文提名 。
德国用1270万奖金也没留住的中国天才,放弃了优渥待遇,回国效力
文章图片
2010年 , 庄晓莹学成归来 , 直接回到中国 , 回到母校同济大学 , 担任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讲师 , 悉心教导年轻一辈的学生们 , 与此同时 , 庄晓莹从未放松自己 , 她仍然在不断研究新的领域 , 2014年 , 庄晓莹获得了欧盟第七框架玛丽居里国际人才计划(FP7MarieCurieInternationalIncomingFellow)国际人才称号 , 2015年更是获得了德国重磅大奖索非亚-科瓦雷夫斯亚奖 , 她是全球第7位获得此奖的华人 , 也是中国第1个获得此奖的女科学家 , 这一年 , 她不过32岁 , 还非常年轻 , 前途无量 。
德国用1270万奖金也没留住的中国天才,放弃了优渥待遇,回国效力
文章图片
一夜之间 , 庄晓莹的名字传遍了科学界 , 德国方面也迅速与她取得联系 , 除了16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270万元)的奖金外 , 德国方面还开出了无比优渥的条件 , 比如为她建立个人实验室 , 为她组建研究团队 , 并负责后续的研究开销 。
德国用1270万奖金也没留住的中国天才,放弃了优渥待遇,回国效力
文章图片
但面对这一切 , 庄晓莹女士选择礼貌拒绝 , 当年她领到自己该得的奖金后 , 便毅然回国 , 继续在母校同济大学担任老师 , 为中国培育更多的科研人才 , 如此精神 , 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敬佩 。 虽然国内的科研水平距离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 但近些年来 , 国家对科研方面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多 ,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 中国会向世界展现出更好的面貌 , 而像庄晓莹女士这样的人才 , 也会越来越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