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00万还不够花?别再妖魔化北京了( 二 )


我们每一个人 , 如同在这架天秤上艰难前行 。 心态一会儿滑到这头儿 , 一会儿掉到了那头儿 。
一年300万还不够花?别再妖魔化北京了
文章图片
十多年前 , 我在一个互联网公司工作过 , 认识了一些至今关系还不错的同事 。 其中有一个认真追求过无欲望生活的朋友 , 他之前因为在几个关键节点没能做出正确决定 , 跌进了职业的下行期 , 一步步被边缘化 。 从大厂退到创业公司 , 又从靠谱创业公司下行到忽悠创业公司 , 收入雪崩一样下降 。
外部环境的否定 , 经济上的压力和工作带来的疲惫 , 终于 , 让这个“双一流”高校毕业、曾经十分骄傲的成年人决定推崇无欲望生活 。 他只买最便宜的生存用品 , 不买任何非必要的东西 。 几乎不外食、不旅行 , 孩子上随机分配的菜小 , 不报任何补习班 , 全靠两口子轮流陪读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我问他愿不愿意接受采访 , 他同意了 。 我只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样的低欲望生活令他感到轻松了吗?他说:一开始或许是 , 但实际上 , 几年下来 , 低欲望也代表着低质量 。 什么都凑合、全靠双手做 , 实在太累 。 他也不得不承认 , 不是真的觉得一切“没必要” , 而是假装自己不需要 。
时下涌现出了一批报道和网红 , 要么是报道“他们工作几年存够一笔存款靠低息理财生活从此不上班”“家里空无一物睡在地板上只有两套衣服来回换但她好快乐”、要么是网红“挑战30天不花一分钱”“挑战100天每天扔一样东西”……诚然 , 这些新颖的生活方式 , 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选择 。 但 , 作为普通人 , 你很难分辨这些报道里的当事人是真的快乐、还是换了一条跑道反向竞争、反向内卷?毕竟 , 如果持续关注一阵 , 你会发现 , 当事人们总会开始卖课教你如何理财能从此躺平 , 又或者推荐一些他或她“永远不会扔的东西” 。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商业触觉无微不至的时代 。 要想摆脱所有商业营销的影响和消费的欲望 ,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
只要活着 , 就会产生消费 。 消费 , 也从来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
但是在自媒体时代 , 推崇消费主义、和鞭挞消费主义 , 都成了一种越来越极端的表演 。 而这些表演 , 说白了 , 统统都是为商业服务的 。
一年300万还不够花?别再妖魔化北京了
文章图片
我想说说我自己 。
我在北京工作、生活了20多年 , 从应届毕业生、到打工人、到如今的自由职业者 。 不可否认 , 近几年我的生活和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 但 , 在过往20多年的人生中 , 我从未觉得在北京生活、会艰难到令我可怜自己 。
毕业并工作了好几年 , 之后大概有10年时间 , 我的月收入稳定在税后1万5左右 , 包括工资和自由撰稿所得 。 后来有一阵子因为我写稿写得特别拼命 , 每月收入能达到2万出头 , 那段时间我特别快乐——因为年轻、因为喜欢工作、因为觉得钱够用了 。
是 , 我来北京来得早 , 2007年第一次买房时 , 房价已经涨了但还不算高 。 一套65平米的老公房总价70多万 , 我也是贷了款的 。 每天也需要早九晚六出门上班 , 房贷水电、公共交通、一日三餐、同事应酬……全要从这一万多的收入里出 。 就这样 , 我每个月还能给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 , 当然都不贵 , 可我是真开心 。
不用吹毛求疵说十年前的物价低(跟现在比能低到哪里去?十年前工资水平才叫低呢)、也不用说我这是阿Q精神穷开心——一个人的收入 , 能匹配自己的生活 , 为什么不开心?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