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自我的重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婆媳矛盾:有多少婆婆不知道,自己的爱,对儿子是一种负担?


01在《自我的重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婆媳矛盾:有多少婆婆不知道,自己的爱,对儿子是一种负担?
文章图片
01
在《自我的重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 , 我觉得这是每一个想要自己婚姻家庭和睦的人都应该去读懂的一段话:
“我们播撒什么样的种子 , 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 信任他人的人往往也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 , 反之亦然 , 我们也不会信任那些总是不信任他人的人 。
从这个反应模式中 , 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 , 那就是我们感知现实的方式决定着这个现实 。 ”
我们感知的世界是怎样的 , 世界可能就会成为我们感知的样子;我们感知亲密关系是怎样的 , 亲密关系可能就会变成我们感知的样子;我们感知自己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的 , 家庭关系可能就会变成怎样的 。
个体对生活与关系的解读 , 往往决定着个体对关系的理解与认知 , 而认知又决定着个体将以怎样的态度和行为去对待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关系 。
就像我接触过的大多数的婆媳矛盾案例 , 单独来看大部分的婆婆和媳妇都是很通情达理 , 很友善的人 , 可是一旦婆媳在一起相处 , 她们就会对对方不再友善 , 这是因为她们都在各自的心里 , 认为对方对自己是不够友善的 , 或者认为对方的某些言语和行为是对自己的贬低 。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 , 婆媳的矛盾会很难解 。
01在《自我的重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婆媳矛盾:有多少婆婆不知道,自己的爱,对儿子是一种负担?
文章图片
02
接触过一个60岁的婆婆赵女士 , 她在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离婚之后 , 意识到了她自己的问题 。
赵女士是离异 , 独自把儿子抚养成人 , 儿子结婚之后也就很自然与他们生活在一起 , 也许是因为和儿子相依为命多年 , 她全部的爱和注意力都在儿子身上 , 即便儿子结了婚 , 她也没有意识要和儿子做到一定的分离 。
此处的分离不是指物理距离上的分开 , 而是从一个母亲心理的角度出发 , 母亲要接受儿子长大成人、成家的离开 , 母亲对儿子的爱不能再如他小时候一般:事无巨细的照顾 , 时时刻刻的围在儿子身旁 。
就像很多影视剧中的场景一样 , 那个背着书包 , 放学回家就找妈妈的小男孩 , 一转眼就变成了拥有自己妻子和家庭的大男人 , 他不再一回到家就找妈妈 , 他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也不再过多需要妈妈帮忙 , 这个时候每一个做母亲的都需要往后退一步 , 也要有意识退后一步 。
不过赵女士之前并不这么认为 , 儿子结婚后她依然觉得儿子是她心里的宝 , 她一定要照顾好儿子 , 一定要让儿子幸福 , 当然这也包括儿子在婚姻里不能受一点委屈 。
正是因为赵女士对儿子的爱 , 导致了她和儿媳的各种矛盾 , 她看不惯媳妇的各种行为 , 小夫妻之间的事她总想按照她的意思插一手 。
正因如此 , 赵女士的儿媳和她也自然关系紧张 , 她们是相互排斥对方 , 婆媳矛盾也成为小夫妻感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
01在《自我的重建》这本书中有一段话|婆媳矛盾:有多少婆婆不知道,自己的爱,对儿子是一种负担?
文章图片
03
婆媳的矛盾中 , 赵女士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 , 自己只是在爱儿子 , 只是在为他们小夫妻的生活好 , 媳妇不能理解她 , 那就是媳妇不对 , 是媳妇不够好 。
最后 , 赵女士的儿媳和儿子的矛盾也开始多了起来 , 有时候看见儿子夫妻俩吵架 , 她也会过去替儿子说几句话 , 也许是这些生活中种种矛盾的不断累积 , 赵女士的儿子和儿媳决定离婚 。
他们决定协议离婚的第二天 , 儿媳就搬走了 , 而且走的时候态度很坚决 , 不会复婚 。
儿媳走了之后 , 家里就剩下她和儿子两个人 , 她才忽然明白她给儿子的爱 , 替代不了儿媳给儿子的爱 , 儿子的生活离不开婚姻 , 而她的爱对儿子来说似乎成了一种负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