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恩宠|民国漫画家丰子恺的“3重情缘”:故乡情、师生情、父子情( 二 )
本来 , 丰子恺以为 , 他们一家能在缘缘堂生活一辈子 。 没想到 , 仅仅五年后 , 缘缘堂就被日本人的炸弹炸为废墟 。
逃难途中 , 丰子恺一家不得不经常住客船或旅馆 。 每每这时 , 他都会越加怀念缘缘堂 。 在他心中 , 缘缘堂不仅是老宅 , 更是精神家园 。
二、亦师亦友的师生情
十六岁那年 , 丰子恺考上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在这里 , 他结识了一生的贵人——李叔同 。 那时 , 李叔同在杭州和南京两地同时任教 。 丰子恺就是他学生之一 。
【诸神的恩宠|民国漫画家丰子恺的“3重情缘”:故乡情、师生情、父子情】李叔同对丰子恺影响极大 , 正是他引领丰子恺走上绘画之路 , 还在做人方面给他做出了表率 。
无论面对谁 , 李叔同都能以平等尊重之心对待 。 丰子恺形容他的性格“温而厉” 。 意思是 , 温和中带严厉 , 严厉中带爱心 。
一般人看来 , 上课看闲书 , 不遵守课堂纪律 , 故意弄出很响的声音 , 这些行为 , 都应该受到严厉批评 。 但是 , 每每有学生这样做时 , 李叔同总会用温柔而严厉的语气提醒对方 , 绝不会当众批评他们 。
李叔同做事情的认真态度 , 也让丰子恺印象深刻 。
李叔同做事 , 不做则已 , 要做就做到最好 。 年轻时 , 他留学东洋 , 穿西装 , 拄文明棍 , 读莎士比亚 , 完全是西洋绅士 。 回国后 , 他穿长袍马褂 , 戴黑边眼镜 , 脚踏布鞋 , 一看就是教书先生 。 学佛后 , 他剃光头 , 着僧衣 , 研究佛教经典 , 成为南山律宗传人 。 无论做什么 , 李叔同都会全心投入做到极致 。 这一点 , 深深影响了丰子恺 。
当时 , 李叔同是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美术 。 他教学生画石膏雕塑、临摹写生 , 这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学生来说 , 十分新鲜 。
一天晚上 , 李叔同看过丰子恺的画后说 , 他教过很多学生 , 从来没发现像丰子恺这么有悟性的学生 。 说完 , 李叔同给了丰子恺一些建议 。 多年后 , 丰子恺回忆说 , 正是那天晚上李叔同的这番话 , 让他下定决心 , 要把此生都献给绘画事业 。
李叔同39岁那年 , 在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 , 法号弘一 。 1942年 , 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 。
得知消息时 , 丰子恺正在逃难的路上 。 他没有哭 , 只在内心发愿 , 要为法恩师画一百幅画像 , 寄到各地寺院 , 以示纪念 。
丰子恺没有哭 , 是因为他很早就知晓了一个真相:人 , 终有一死 。 弘一法师也是人 , 总有一天 , 他会圆寂的 。 当他得知“人总会死”时 , 就已经在心中为恩师痛哭过了 。
李叔同平等包容的教育理念 , 让丰子恺受用一生 。 在李叔同的教导下 , 丰子恺学了绘画、文学和音乐 。 这些艺术 , 滋养了他一生 , 并让他成为文化大家 。
三、细腻的父子情
《率真集》里 , 丰子恺追忆儿时的许多趣事 。
小时候 , 丰子恺最好伙伴 , 是染坊店伙计的儿子 。 丰子恺把那个男孩叫五哥 。 一次 , 两人嬉戏时 , 丰子恺的头磕在了门槛上 , 顿时疼得晕了过去 。
当时 , 五哥又急又惊 , 心里满是愧疚 。 等丰子恺身体复原后 , 无论有什么好玩的 , 五哥都会先让给他玩 。 两人比以前更亲密了 。 过了一段时间 , 丰子恺额头上 , 结了个疤 。 他觉得 , 这个疤 , 见证了自己的幸福童年 。
从小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 , 让丰子恺的内心善良柔软 。 他一生热爱儿童、尊重儿童 。 他和妻子徐力民 , 一共养育了六个孩子 , 还收养了一个女孩 。 他们对每个孩子都给予了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