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刀|被“容貌焦虑”困扰的她们( 二 )


高婕还遇到过两三个不到25岁、月工资五六千、却背负“整容贷”的女客户 , “每个月就要还四五千 , 完全不在她们的经济承受范围内 , 但还是想整 , 抱有整了之后可以改变命运的想法 , 相信未来自然有人帮她们还 。 我个人认为 , 这不是良性的 。 ”
高婕感慨 ,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美客户在各种网上平台分享经验 , 医美行业越来越透明化 , 许多求诊者都是“有备而来” , “有的还很专业 , 会对比至少两三家医美机构 , 评估各项风险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恪守‘能打针的就先不动刀’的信条 。 ”
发生变化的还有审美观 。 “以前推崇的瓜子脸现在降温不少 , 很多求诊者觉得 , 稍微肉嘟嘟一点的脸更显年轻 。 现在 , 审美趋于多元化发展 。 ”高婕说 。
高婕说 , 她接触的每一个求诊者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容貌焦虑 , 且多数人都特别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 在意如何更好地活在镜头下 , 活在朋友圈中 , 活在部分男性的审美标准之上 , “也没必要跟网红比 , 他们展现出来的都是包装后的东西 , 也真的不要因此而困扰烦恼 , 人比人气死人 。 ”
对高婕来说 , 她认为适度医美、追求年轻和漂亮无可厚非 , 但凡事都有一个度 , “如果过度追求三庭五眼、黄金比例 , 想让五官没有一点缺点 , 一眼望过去也不会觉得美 , 太完美的东西反而很假 。 ”
入医美圈三年的高婕也一直告诫自己不要因为这份工作 , 而陷入自我迷失 。 她经常劝说求诊者:医美的确可以帮助别人“复制”脸蛋 , 但远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复制别人的人生 , “做你自己 , 不要想太多 。 ”
━━━━━
“做了之后再后悔 , 就很难复原了”
肖阳日常接触到的“病人”一般分三类:要求做双眼皮、眼袋、隆鼻、拉皮、除皱、泪沟填充等项目的美容病人;先天性畸形病人 , 如唇腭裂、并趾(指)、血管瘤等;因创伤要求瘢痕修复的病人 。
与私立整形医院不同 , 肖阳所在的医院并不存在“眼综合”、“鼻综合”的说法 。 以双眼皮手术为例 , “就是单纯的双眼皮手术 , 自然款的那种 , 没有其他术式 , 不鼓励每位患者都做开眼角 , 不主张‘欧式大双’ 。 ”
肖阳所在的科室一贯“一号难求” , “就诊人数实在太多 , 每个患者的面诊时间有限 , 有时候一上午就要看40 多个病人 , 我们只能尽可能地用专业的解答来平复他们的
焦虑情绪 。 ”
不过 , “劝退”病人的桥段 , 高频率地在诊室里上演 。 有的人想做特别挺、特别翘的“网红鼻” , 被劝退 , “做出来不好看” 。 有的人已经有双眼皮 , 还想来加宽 , 被劝退 , “没必要” 。 有的人已经有较好看的双眼皮 , 还想来开眼角 , 被劝退 , “单纯双眼皮术后切口的‘红印’可隐藏于重睑线中 , 但若选择开内眼角 , 切口则难以隐藏 , 如果形成瘢痕 , 会影响美观 。 ”
另外 , 还有在其他整形机构做完双眼皮、隆鼻等手术后不满意 , 想来做修复的患者 , “这种90%以上都被老师劝退了 , 因为做好修复手术真的很不容易 。 对于一些期望值很高的病人 , 为避免纠纷 , 我们不会接 。 ”
肖阳解释 , 就所谓的“ 眼综合”、“鼻综合”而言 , 具体综合了哪几项、动了哪几处 , 好多病人都“稀里糊涂的” , “我们医生对之前的术式不了解 , 就很难修复好 。 ”
肖阳还提到 , 填充在下巴、鼻子、泪沟等处的玻尿酸 , 一般注射溶解酶可以溶解 。 然而 , 偶尔还是会碰到溶解不了的情况 , “这说明当时打的肯定就不是玻尿酸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