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社会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少子化的结局 , 挽救自己呢?这本书也提供了很多答案 。 例如与其提倡“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大家应该结婚” , 不如优先建立一个不结婚也能养育小孩的社会体系 。 有家庭的男女 , 如何避免走向离婚?书里暗示每年开春给老婆送礼是个不错的选择 。
作为一本多角度的日本单身社会百科全书 , 书里介绍了日本的远离汽车现象 , 即如今日本已经不是那个人人有车的社会了 , 年轻人认为没车也不会不方便 , 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 即使有能力买车 , 如果不喜欢车也不会去买 。 这固然与中国人追求有车有房的消费观念不合 , 所以我就好奇这本书为什么会遗漏单身人士的住房问题 。
最后 , 这本书翻译得很流畅 , 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 只是我是一个看书还在脑中音读的人 , 有一点小意见 , 就是在用日语假名的时候 , 可不可以标注罗马字注音 , 解释一下词源 。 为了能认真阅读 , 我不得不搜出五十音图 , 查了ひとり様 , 读wutolisama , 写作独り様 , 名词是一人的意思 , 这样可算对得起我2个辅修日语学分了 。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
评审员
003
Shirley Zhao
“
我们都可能成为单身人士: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 , 你做好准备了吗?
从一开始 , 《超单身社会》吸引我的就是“超”这个字 , 在英文里大概对应super的意思 。 不知道为什么总会让我想到中学历史课本上的“一超多强” 。 关于此书我的读后感大概有以下几点:
1. 通过大量的数字和图表进行统计比较 , 论证给人更扎实的感觉 。 但这也是本书读起来让我觉得有点费劲的地方 , 说实在话阅读过程中要一边看让人眼花缭乱的图表一边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想法还是有些困难的 。
2. 对某些概念的定义细节也十分严谨 。 比如第一章上来讲到“终身未婚率”时 , 就明确说明终身未婚率并不是一辈子都不结婚 , 而是50岁时还没结过婚的人的比例 。 因为根据推算 , 50岁还未婚的人将来也不太可能结婚 。 这种严谨的定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避免被大数据和统计数字误导 。
3. 全景式的观察思考 。 不仅研究了单身男女选择单身的原因 , 社会对单身人士持有的态度 , 还从单身人群的生活消费角度对其进行剖析 , 尤其是“单身男性的消费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消费”这个观点让我觉得很有趣 。 但不得不说 , 可能作者的研究重心还是在单身男性身上 , 如果深入研究单身女性 , 她们在某些方面的消费说不定还要高于一个家庭的消费 。
4. 很多问题在现在的中国社会也即将面临或已经身处其中 。 不管是延长退休年龄还是鼓励三孩生育 , 我们国家的老龄化问题也在日趋严峻 。 但我们没有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福利 , 所以在问题真正摆在面前之前 , 多了解一些前车之鉴还是很有必要的 。
5. 我觉得作者有个观点很有意义 ,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 。 那就是我们都可能会成为单身人士 ,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 , 你做好了单身的准备吗?父母终将老去 , 孩子不可能时刻陪伴在身边 , 而爱人也可能离婚或逝去 。 所以不仅是从未结过婚的母胎solo人士 , 即便是有过亲密关系和家庭婚姻的人 , 也可能会面临独自一人生活的境况 。 而你有过这个心理预期吗?作者在书中也给了答案 , 那就是要先爱自己 , 要自身独立才行 。 我很赞同著作关于独立生活的论述:“独立生活”就意味着“精神自立” 。 “自立”并不是不依赖任何东西 , 而是说被很多靠得住的人或物包围 , 你可以自己主动选择哪些人或物 。 能够自我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精神自立”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幸福到万家》亚妮妈妈才是人间清醒?反对嫁给爱情,理由很现实!
- 《幸福到万家》亚妮妈妈才是人间清醒?反对嫁给爱情,理由很现实!
- 幸福到万家|越看越气!《幸福到万家》气人排行榜,庆来成功压倒传家成为第一
- |《幸福到万家》:被认知盲区困住的王庆来,注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如果爱一个人 婆媳关系出问题时,很明显是男人没有尽到丈夫的责任
- |《破事精英》虚拟伴侣:有一种悲剧,是回忆也不能由自己做主
- 《幸福到万家》:被认知盲区困住的王庆来,注定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 |首播后收视一路猛涨,《幸福到万家》能破圈,这7位演员功不可没
- |罗晋《庭外》今晚开播,国剧名导出手,悬疑剧该出真正的王炸了?
- 江德华|《父母爱情》:江德华为何到了海岛后,就再也不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