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最佳处世哲学,尽在“人生四然”之中( 二 )


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 , 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 , 喝茶的时候专心喝茶 , 走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 敞开身心去融入当下的生活 , 感受每时每刻的点滴幸福 。
把所有要失去的东西 , 不妨当作是借来的片刻欢愉 , 到了该归还的时间 。
欢喜地活在当下 , 尽心即是完美 。
哲学|最佳处世哲学,尽在“人生四然”之中
本文图片

3、尽其当然 , 以平常心生情味
我们活在这红尘俗世中 , 被数不清的欲念牵引着 , 整日奔波劳碌 , 直到身心俱疲 , 仍不肯罢休 。
须知人的一生 , 不是时时都能拥有完美 。 万事如意只是一句美好的祝愿 , 只有怀着一颗平常心、抱着一种平常态 , 凡事尽力而为 , 但求无愧于心 , 才是人活世间的至高境界 。
苏轼被贬 , 初到黄州写:“长恨此身非我有 , 何时忘却营营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 ”
内心的纠结苦闷 , 可见一斑 。
但是后来 , 苏东坡被贬到更远的海南 , 他写:“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 。 ”
他还做东坡肉、烧东坡壶 , 开办书院学堂 , 言传身教 , 诲人不倦 , 不遗余力地为当地做贡献 , 于生活中触碰禅意 , 以平常心生情味 。
因为苏东坡想开了 , 心态上的达观 , 让山水都换了颜色 。
庄子言“得而不喜 , 失而不忧” ,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 , 才能修得一颗平常心 。
所谓平常心 , 并不是自我安慰 , 而是一种定力和恒心 。 面对人生起伏 , 心中没有杂念和执着 , 纯粹做事 。 从平常心里 , 观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 人生何处不自在 。
林清玄也说: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大风大浪 , 习惯大悲大喜 。 修一颗平常心 , 观照一饭一花 , 于平凡中见惊喜 , 在风波中见定力 。 平常人生 , 柔韧又自在 。 ”
拿得起 , 放得下 , 人生得失很正常;想得开 , 看得透 , 生活困惑自然解 。
恰是:“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4、顺其自然 , 以柔软心除挂碍
老子曰:“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吾见其不得已 。 ”
想要治理天下 , 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 , “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 。
高手的为人处事方法 , 就是“顺其自然” , 按照事情发展的规律去做 , 多做顺水推舟的事情 , 尽量避免逆流而上 。
有个词叫“刚极必折” , 物极必反 , 过度刚硬的人 , 容易反折己身 , 伤了自己 。
生命真正的成长在于:柔软 , 但更坚韧 。
柔软心 , 大概是东方特有的智慧 。
我们相信以柔克刚 , 相信四两拨千斤 , 相信温柔的力量 , 相信心灵的韧性能够让人在困境中找到出口 。
正如林清玄所说——
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 唯其柔软 , 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 , 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 , 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 , 我们才能超拔自我 , 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
就像水 , 既是天下至柔至弱 , 又是天下至强至刚 , 以其不争 ,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世间万事万物 , 有得必有失 , 有因必有果 , 有来必有往 , 只不过有先有后 , 有迟有早而已 , 万不可强求 。 正所谓:
得其所得 , 失其所失 , 听而来之 , 去而待之 , 慢而处之 , 不心急不火燥 , 大道自然!
往后余生 , 愿你彻悟“人生四然” ,
以清净心看世界 , 以欢喜心过生活 , 以平常心生情味 , 以柔软心除挂碍 。
看一人风景 , 享独世清欢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