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礼物——《再见了,艾玛奶奶》精读( 三 )


这不同于以往那些虚构的绘本 ,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 书里的黑白的照片述说着艾玛奶奶临死前那些温情却不无悲伤的细节 , 艾玛奶奶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死亡 。
故事选择了黑色 , 黑色忧郁和沉稳 , 和死亡很接近!这也是在绘本中成为主导色的原因 。 而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悲伤 , 还带来很多的思考 。
六、启示
故事用了一个不太寻常的视角 , 教会了我们一个最寻常的事实:生命是有限的 ,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 , 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 生命也只有一次 , 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 。 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热情和丰富 , 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
谢谢你 , 艾玛奶奶!在一步一步走向彼岸世界的路上 , 从容和坚强 , 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 。
也要谢谢作者 , 跟随猫咪思达的目光 , 用一个一个镜头 , 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帮助自己的爱人、朋友 , 甚至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 , 在生命历程的最后一刻 , 依然保持人的尊严 。
这本书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 ,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 , 重要的是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 艾玛奶奶很平静地决定了自己的治疗方案 , 尽量为自己的死做好准备 , 这一切也许全都源于她对家人深深的爱 。
这本薄薄的册子的贡献就在于 , 它可以让俺透彻一下 , 让生活以及宏大的世界观 , 变得更加透亮一些 , 感受温暖 。
作者的后记里写道:死亡是什么?生和死有什么关系?如何面对死亡?这些问题不该囫囵地过 , 更不该回避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死亡降临时是一瞬间 , 平静的”这些真理 , 无论孩子还是大人 , 都该学着去知晓 , 去面对 。 这样的人生真理 , 难道我们不应该和孩子们一起好好分享吗?
七、摄影者(作者)
大塚敦子 , 1960年出生 , 日本上智大学英语文学科毕业 。 1986年成为独立摄影师 , 致力于拍摄战争、环境保护、生命教育等方面的纪实照片 。 她曾多次深入国际事件现场 , 也拍摄过海豹、海狮、环尾狐猴等野生动物 , 1992年起常驻美国开始“人类档案”的创作 。 1998年 , 她因记录女性艾滋病患者的生活 , 获得日本平凡社摄影“太阳奖” 。
1986年开始成为自由摄影人的作者 , 1997年认识了艾玛奶奶 , 并成为她的“第十三个外孙女” 。 当她得知艾玛身患绝症 , 并不久于人世时 , 守在了艾玛身边 , 看她怎样面对死亡 , 怎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 在艾玛的同意下 , 用照片记录下一个个瞬间 。
由此 , 我非常钦佩作者的眼光 , 用这一特殊的记述方式 , 开创了绘本创作的先河 。 通过艾玛奶奶的爱猫——思达的眼睛 , 用镜头记录下它陪伴艾玛奶奶从获知身患绝症到去世的最后时光 。 用照相机镜头追踪着这只猫所看到的奶奶 , 如实地反映了死神给奶奶的身体带来的变化 。 通过一张张黑白照片 , 串联起艾玛奶奶人生中最后一年的时光 , 虽然病情日益恶化 , 面容日渐憔悴 , 但艾玛奶奶始终乐观、坚强 , 她珍重生命 , 正视死亡 , 与家人共同珍惜着这最后的相处时光 。
全书几十幅图 , 有的只是图片下的一行说明 , 短极了 。 有的图片下 , 连说明也没有 , 因为不需要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