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佛祖显灵,雕塑闭眼”,乐山大佛为何四次闭眼流泪?( 二 )


从整体来看 , 山佛融为一体 , 被戈壁舟誉为山是一尊佛 , 佛是一座山 , 佛的左右两侧沿江涯壁上 , 有两尊超过16米的护天法王石刻 , 形成一佛二法王的形式 , 另有一条九曲栈道 , 非常陡峭 , 逐级而上登到头顶 , 可以看出唐人的工匠精神 , 其气势宏大 , 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巨大包容力 , 大佛形体脱俗 , 壮实的双肩 , 饱满的胸脯 , 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潮流 , 自身宏大气派 , 神态自若 , 给过江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 表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多彩绚烂的文化内涵及人文情怀 ,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即使后来历经唐武宗和柴荣的灭佛运动 , 也毫发未伤 , 之后数个朝代在旁边建佛棚和亭子 , 最终都未被损毁 。 值得一提的是大佛的胸部 , 它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 里面有一块宋代建的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 在1966年被人为毁掉 , 实在是很可惜 。
大佛|“佛祖显灵,雕塑闭眼”,乐山大佛为何四次闭眼流泪?
文章图片
在历经1300年的岁月中 , 乐山大佛免不了受到毁坏 , 有自然的 , 有人为的 。 各朝都对它进行过修缮和保护 , 但经不过自然无情的捶打 , 新中国建立13年后 , 政府对其全面修缮 , 82年 , 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 90年 , 对头部进行彻底的维修 , 11年 , 大佛保护项目启动后 , 对大佛进行全面修复 , 竣工后 , 大佛重新焕发生机 , 和其周边景点相得益彰 , 组成风景区 , 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效益 。
近来四川汛情严重 , 江水猛涨 , 淹没到大佛的脚 , 众多游客也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 唐朝人留下来的遗产 , 至今还让人类受益 。
大佛|“佛祖显灵,雕塑闭眼”,乐山大佛为何四次闭眼流泪?
文章图片
大佛|“佛祖显灵,雕塑闭眼”,乐山大佛为何四次闭眼流泪?】环境对文物的影响很大 , 因此人类要保护环境 , 保护地球 , 同时也在保护我们的文物 , 留住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