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父母离世后,儿女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孔子的一句话道明了缘由
在中国古代 , 若父母去世 , 游子需归乡守孝三年 。 即便是入朝为官的朝廷大员 , 亦要遵守这一原则 , 在守孝期过后才能回京继续做官 。
文章图片
若不遵守该原则 , 将会被时人视作大不孝 。 那么 , 为何古人守孝的时间是三年呢?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和内涵吗?孔子所倡导的思想 , 是围绕着西周之“礼乐”而提出的 。 由此可见 , 守孝三年由来已久 , 至少可追溯到西周时期 。 这种规矩 , 贯穿了整个封建王朝史 , 直至民国时期才被废止 。
文章图片
正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 , 所有人都要遵守孝道 。 为朝廷办事的官吏 , 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 , 不论其官衔和爵位有多高 , 但凡遇到父母大丧 , 都必须立即请假回乡 , 为过世的双亲服丧 。 若没有立即请假回家 , 监察御史往往会以一纸奏章将其弹劾 , 此人将会受到严重的处分 。 根据史料的记载 , 若未按时返乡服丧 , 朝廷将处以罢免的惩罚 , 且终生不再录用 。
文章图片
不过 , 凡事均有例外 , 倘若父母过世的儿子是当朝武将 , 又恰巧在父母过世时在前线作战 , 那么 , 他可以不遵守这项规定 。 不过 , 即便如此 , 皇帝也会出具“移孝作忠”的证明 , 要求将军在战事结束后回乡服丧 。 在京剧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的武生行头——半边白袍 , 这种行头就代表此人是服丧期间因特殊情况而上战场的慰留武将 。 国家自然在小家之上 , 若国家需要此人效劳 , 守孝自然要延后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种情况 , 武将回乡守丧期间 , 前线突发战事 , 国家临时“起复”正值服丧期的武将 。 根据史料记载可知 , 不但普通人要遵守服丧三年的规定 , 连皇帝也不例外 。 例如 , 在守孝期间 , 禁止婚配 。 若先皇驾崩未满三年 , 年轻的皇帝需册封皇后 , 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皇太后的批准 。 倘若皇太后不予批准 , 那新皇帝就得等到三年期满 , 才能自作主张 。
文章图片
所以 , 历朝历代的孝子都要用三年的时间 , 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 。 当然 , “孝顺”不是形式化的美德 , 也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资本 , 它是对长辈发自真心的尊敬 。 实际上 , 古代并未将守孝这项规定收录进刑律当中 , 但因为中国古代尊奉“百善孝为先”的信条 , 所以 , 无数子女自发进行守孝 , 且心安理得 。
文章图片
孔夫子的理论说得非常中肯:在父母过世以后 , 你能否抱着像父母照顾新生儿三年一样的心情?若做不到真心缅怀父母三年 , 这显然就是一种不孝的表现 。
文章图片
在唐朝、宋朝、明朝、清朝都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 先皇刚刚驾崩 , 在为先皇发丧之前新皇帝先举办婚事册封皇后 , 然后才为先皇发丧 。 显然 , 这就是钻了古礼的空子 , 避免违反礼制 。 与守丧相关的“丧礼” , 需古人自觉遵守 。 作为崇尚君子之道的儒生 , 在父母过世后自然要居丧 , 用这段时间来缅怀过世的亲人 , 反思自己的过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悲痛!代驾小哥惨遭门砸死,生命最后6小时,他有多绝望?
- 本文转自:晋州普法如果人在7到15天之内连续不睡觉 河南一女子40年没睡过觉,专家监控48小时之后,终于揭开真相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60岁之后,断掉这两种关系,日子才会更安稳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深爱不纠缠,是我赠给你的最后的温柔与疼爱
- 往后余生,遇见这三种人,请拿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