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文章图片
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文章图片
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文章图片
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文章图片
学乃身之宝|好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父母做好“陪伴”这件事
文章图片


文/学乃身之宝
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曾说:“父母的角色 , 永远是孩子成长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 没有其他 。 ”
深以为然 。
但很多父母对于什么是“陪伴者”和“支持者” , 了解得还不够 。
知名职业发展专家 , 生涯教育专家赵昂老师的新作《培养有梦想的孩子》(实践版) , 给了父母们相对详实的阐释 。
这本书是赵老师《通往未来之路》一书的实践版 , 主要从面向未来的视角 , 帮助父母建立全面而系统的家庭教育观 , 让孩子能够在未来漫长的生涯教育发展中获得持续成长 。
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 以及60+真实、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 , 让父母能够快速上手 , 学以致用 , 帮助父母成为孩子真正的支持者和陪伴者 。
今天的文章 , 我将结合书中的内容 , 主要来说说“陪伴”这件事 。
其实 , 支持者和陪伴者是相辅相成的 , 做好陪伴 , 也就做好了支持 。
1.陪伴孩子 , 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很多父母习惯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 经常觉得自己孩子好像没有别人家的好 , 其实他们的内心戏是 , 为什么不能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呢?
“求同” , 可以让父母心安 , 但赵老师在书中指出:“独特性是孩子难得的珍宝 。 ”
也就是说 , 作为父母 , 要意识到人与人是不同的 , 孩子和孩子也是不一样的 , 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学钢琴 , 自己的孩子也要模仿 , 非得学钢琴才是“正常”的 。
父母应该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 , 陪着孩子找到自我独特性 , 进而借由独特性来实现梦想 。
比如电影《伴你高飞》中的艾米爸爸 , 虽然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13岁女儿有些不知所措(因艾米之前一直和妈妈生活 , 妈妈车祸去世 , 被迫来到这里和爸爸生活) , 但他尽力走近女儿 , 了解女儿的喜好 , 后来他找到了艾米在意的东西——艾米无意间发现的一窝大雁蛋 , 孵出来的叽叽喳喳的小雁 。
于是 , 他开始为这些小雁着想 , 帮助艾米制定带领小雁南飞的计划 , 这才有了后来感人而震颤的场景 。
或许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去养小雁 , 早就气愤不已 , 觉得孩子“不务正业” , 但艾米爸爸不仅没有批评和指责 , 还帮忙照顾它们 , 这才是好的陪伴——帮助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
那么 , 父母怎么在现实中安放孩子的独特性呢?
赵老师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方法——搭桥法 。
搭桥法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 , 关注三个桥墩 , 包括自我独特性、现实的机会、梦想和期待的价值 。
也就是说 ,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梳理他的独特性 , 还要和孩子一起写出他最希望实现的梦想或者期待的价值 , 再之后是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 , 寻找在现实中可以获得这些价值的机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