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在外人眼中,蒋方舟是年少成名的天之骄子 。
9岁就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打开天窗》 。
那是2001年,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但是她依然火遍了全国 。
想必很多80、90后都听说过她的名字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不到10岁,绝大多数孩子还忙着玩泥巴的年龄,她便开启了专业写作之路 。
年少出名,受到各大媒体邀请,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和人聊体育、电影、作文以及生活见闻 。
她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以及见闻都写成了书,以几乎一年半一本书的速度,写就了10多本各种各样的随笔 。
2005年,13岁,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同年作为“作文特长生”被武汉名校华师一中录取 。
3年后,又被清华大学降分60分破格录取 。
她一路走来,凭借着写作特长,一路开挂,顺风顺水,一毕业就进入新周刊出任主编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然而,随着她逐渐走向独立,却开始在各个节目中袒露脆弱和不安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一切的根源在于没有时间体验童年,正如她在《审判童年》中写的:“对于虚假的童年,我历历在目触感依旧,对于真实的童年,我一问三不知 。”
是谁夺去了她真实的童年?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有一个自恋型母亲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自恋型母亲是什么样的?
自恋型母亲的特点是只关心自己,从不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 。
具体表现为:
对孩子要求很高,吹毛求疵;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内心未实现愿望的投射;
试图用爱控制孩子,事必躬亲,没有边界感;
表面上看来,她是一个很付出,很努力,甚至很无私的妈妈 。
但本质上孩子对她而言,不过是实现自我愿望的工具,她将自己对人生的种种期待、无力或焦虑通通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
蒋方舟的妈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
她控制欲很强 。
在蒋方舟才5岁的时候,她就将那些小孩子看的卡通书全送给了别人,早早让她阅读《撒哈拉故事》《刘墉全集》《卡夫卡全集》等成人书籍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7岁的时候,她开始训练蒋方舟写作 。童年正是贪睡的年纪,早上很不愿意爬起来写作,但是她很少妥协,而是坚定地督促她练习 。
在她的严格管束之下,蒋方舟将课余时间几乎都给了写作 。
她一直想要成为小说家,但是结婚后却发现很难,在发现女儿的写作天赋后,便将全部心思放到她身上 。
甚至读大学后,他们每天也要通话两小时,聊写作 。
自恋|蒋方舟谈母亲:自恋型母亲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文章图片
再后来,蒋方舟越来越有名,忙于应酬,她便干脆搬来北京与她同住,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然而,蒋方舟回来晚了,她就很不开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