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安|80岁老人:为满足儿子私欲,过户自己养老房,是我最后悔的决定( 二 )


庞奶奶今年快80岁了 , 育有一儿一女 , 四年前老伴去世后 , 就自己单过了 。 庞奶奶老伴身体不好 , 已经有近10年了 。 最初庞奶奶一个人照顾得来 , 后来年龄大了女儿就加入了 。
庞奶奶女儿上班时隔一天去一次 , 50岁退休后几乎天天都去帮忙做饭、照顾父亲 。 还有一些跑外的活 , 比如交水电煤气 , 取工资等等都是女儿去办 , 老两口身份证就交到了女儿手里 。
儿子也算可以 , 每月都来看看 , 每次也会买不少的东西 。 但伺候人 , 是绝对不能的 , 庞奶奶也舍不得儿子伸手 。
老两口还都在世的时候 , 这儿子就惦记老人的房了 。 这房子虽然是老破小 , 但地段好 , 小学初中全是数一数二的重点 。 学区房的价值 , 大家都清楚 。
女儿知道哥哥的心思 , 也没争 , 说可以签协议 , 做公证 。 只要哥哥给母亲一个安稳的晚年 , 母亲百年以后这房子就是哥哥一个人的 。
结果 , 哥哥一家三口几番软磨硬泡 , 给庞奶奶灌了迷魂汤 , 庞奶奶以别的理由要回了身份证 , 偷偷和儿子儿媳去过户了房产 。
女儿呢 , 最初被埋在鼓里 , 时间久了也知道了 , 气得两个月不再登门 。 可毕竟是母女 , 女儿不忍 。
不过 , 后来女儿即使仍然过来看望、照顾老人 , 但并也不像之前那么勤了 , 心也像隔着一层 。
而今四年过去了 , 儿子承诺的大房子、一起住 , 都没有实现 。 从最初的每天来看望 , 也变成了一周一次 , 半月一次 。
庞奶奶家在五楼 , 开始一两年庞奶奶还能下楼 , 后来下得去 , 上不来了 。 饭菜就靠儿子每半月送来的馒头、咸菜过活 。
庞奶奶是一个爱说、爱笑、爱热闹的人 , 可现在不得不一个人冷冷清清度日 。 看着昔日的老邻居一个个搬走 , 身边的房子也走马灯似的换成了就近上学的孩子和年轻父母 。
趴在楼上张望 , 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和匆忙的脚步 , 没一个人愿意为庞奶奶殷切的目光短暂地停留 。
庞奶奶等不来承诺的电梯房 , 和儿孙一起住 , 自己想卖了这套换房 , 没有儿子儿媳的点头同意 , 却又一点办法也没有 。
当初执意背着女儿 , 要把自己唯一住房给儿子的庞奶奶 , 现在身体还健康 , 尚且能自给自足 。 可是不知道她有没有在孤寂的生活中 , 升腾出一丝悔意;有没有在午夜的时分 , 为自己的未来默默担忧 。
人老了 , 力所能及的为儿女付出可以 , 但总归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
即使对自己的教育的儿女再有信心 , 也要提醒自己 , 这世上最易变的就是人心 。
白静慧 , 人间清醒 。
她的两句话 , 值得深思 。
有多少钱 , 就办多少事白静慧的儿子戴厚江说:“我是你儿子 , 你不给我给谁 , 你以后还指着我养老呢 。 ”
这句话 , 才戳心 。 言外之意 , 你不给我 , 休想让我给你养老 。
戴厚江如果真的是生活上有困难 , 过得艰辛 , 作为父母有能力、愿意帮 , 无可厚非 。 关键是戴厚江经济条件不错 , 但是他想要更好的 。 要更好的也没错 , 关键是他想用别人的血汗 , 换他自己得到更好的 。
像庞奶奶的儿子也是一样 , 他条件不错 , 银行存着百万 , 房子算上庞奶奶的最少三套 。 可是 , 他还想要更多 。 那怎么办呢?就得“吸别人的血”, 来填补自己的欲望 。
做人靠自己才最踏实 , 总想得到能力之外的 , 有时一时心里惬意 , 却不知“生命中的馈赠 , 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
【唯唯安|80岁老人:为满足儿子私欲,过户自己养老房,是我最后悔的决定】
要有自己的人生 , 而不是一直活在为他人做嫁衣上白静慧老伴在世时 , 家里就是她说了算 。 为什么?因为她能掌家 , 头脑清晰 , 做事有原则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