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高位,心存敬畏,则能对上,无愧于天地( 二 )


读弘一法师的传记 , 每一次读到这些细节时 , 都会心生感动 , 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 , 令人敬佩 。
法师曾说:“长养慈心 , 勿伤物命 , 充此一念 , 可为仁至 。 ”
君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 , 不去无故伤害哪怕一虫一蚁等万物生灵 , 若能一辈子都有这种信念 , 便可成为仁义圣贤之人 。
纵观人类历史 , 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 , 冲突不断 , 伤亡无数 , 这既是对生命的践踏 , 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
我们敬畏一切生命 , 不仅是因为心怀怜悯 , 更是因为每一个生灵 , 都是自然界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 尊重生命 , 敬畏生命 , 是行事之本 , 是做人之根 。
身处高位,心存敬畏,则能对上,无愧于天地
文章图片
敬自己
孟子说:“不以规矩 , 不能成方圆 。 ”
对规则心存敬畏 , 做事方能行之有度 , 做人才能坚守本心 。
春秋时期 , 齐庄公与大臣崔柕的妻子私通 。 崔柕知道后 , 大发雷霆 , 杀了庄公 , 之后崔柕便封自己为相国 。
崔柕为人虽飞扬跋扈、专断朝政 , 但却对杀君之罪十分害怕 , 怕被史官记录在册留下千古骂名 。 于是 , 他就找来当时记载史事的太史伯 , 逼他把庄公之死写成是患病而亡 , 如果不写就杀了他 。
没想到齐太史无视崔柕的威胁 , 依然淡定提笔写道:“夏五月 , 崔柕谋杀国君光 。 ”崔柕看后大怒 , 立即杀了太史伯 。
按照当时的规矩 , 史官是世袭的 。 所以 , 崔柕就找来太史伯的二弟太史仲 , 命令其写成庄公因为疟疾而死 , 太史仲亦不从 , 崔柕怒不可遏 , 又拔剑杀了太史仲 。
接着他又将三弟太史叔召来 , 但太史叔还是照直而书 , 崔柕又毫不犹豫地将其杀害 。
最后只剩下了四弟太史季 , 崔柕对他说:“汝三兄皆死 , 汝独不爱性命乎?若更其语 , 当免汝 。 ”
意思是你三个哥哥都死了 , 你就不想活命吗?只要按我说的写 , 你就能活命 。
可太史季依然不从 , 崔柕无奈 , 叹息一声 , 只得让太史季退下 。
为后世留下真实的史实 , 是史官的职责 , 亦是其应该遵守的法度 。 崔氏兄弟因拥有敬畏法度之心 , 在面对生死时 , 选择了坚守本心 , 也正因为此 , 他们才被后世铭记、传扬 。
曾国藩曾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到:“敬则无骄气 , 无怠惰之气 。 ”
身处高位 , 心存敬畏 , 则能对上 , 无愧于天地;对下 , 无愧于百姓苍生;对己 , 无愧于内心 。
当我们对规则、法度心存敬畏时 , 在这充满诱惑、纷繁复杂的社会里 , 才能不为名利所累 , 永远谦卑平和;才能坚守自我的本心 , 永远恪守心灵的从容与淡定 。
身处高位,心存敬畏,则能对上,无愧于天地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