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拉|再也没力气为她的“翻身”叫好( 四 )


“养不起自己”的噩梦 , 随时随地会造访根基不稳的崔爱拉们 。
崔爱拉|再也没力气为她的“翻身”叫好
本文图片

父辈们的匮乏感来源于经历过的贫苦岁月 , 所以他们往往倾向于给孩子塞钱 , 吃好喝好就能攒钱缓解 。
而年轻一代的匮乏感 , 来源于无处不在的竞争 。
竞争没有终点 , 对手源源不断 。
上学时有点小病小痛 , 不敢请假;
上班时状态不对很累 , 不敢休息;
毕业时不敢让自己gap一年 , 哪怕毫无目标 , 也得考公考编考研选一条路忙活着;
自然也不敢裸辞 , 但凡自己进入停滞的状态 , 就会陷入焦虑与恐慌当中 , 仿佛马上被甩下 。
最开始这种畏惧还是有源头的 , 比如学生时代里 , 不少父母和家长会隐形称赞“带病上学”的坚强 。
但久而久之 , 它就像一种烙印刻在了骨子里 , 仿佛整个社会都变成了一只无脚鸟、不敢也不肯停下 。
崔爱拉|再也没力气为她的“翻身”叫好
本文图片

我有时会想 , 这种害怕被抛下的恐慌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
这两年流行的“攒到xx万就退休”的口号 , 是通过强行为自己定一个人生的终点来停止焦虑 。
想象着自己不断奋斗、奋斗到一个节点时 , 生活中的一切就可以得到满足 , 从而享有休养生息的权利 。
但我总会担心 , 那个终点不会出现 。
崔爱拉|再也没力气为她的“翻身”叫好
本文图片

只要我们仍处在一个奔腾着发展、通过无序堆积普通人的付出而高速上升的社会中 , 落于人后的畏惧就会一直存在 。
一所所大城市就像黑夜中的巨兽 , 吞进愿意燃烧自己的年轻人作为燃料 , 灯光彻夜不眠、向前迈步 。
直到这批燃料已经消耗殆尽 , 下一批亟待燃烧自身、换取安稳的人也早已准备好 。
最开始 , 大家还会争论“人不应该是燃料” 。
但慢慢地 , 社会的争论焦点已经变成了“如何更快更好地成为燃料” 。
剧里给了崔爱拉一个梦幻的好结局 , 让她遇上了赏识的伯乐、最后如愿以偿成为主持人 。
而现实中的崔爱拉们 , 来不及思考这么多 , 只能先埋头跑下去、不敢停下 。
埋头向前跑 , 既成了普通人忙忙碌碌、难换得碎银几两的诅咒 。
也成了普通人仅有的、对抗生活洪水的唯一武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