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个人的信誉和口碑,是一个人成功最大的资本
有一次 , 王石和一个朋友做了一笔交易 , 把一块地卖给了这位朋友 。
几天后 , 两人一起吃饭 , 那位朋友几次说话 , 都欲言又止 , 王石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
后来 , 王石细问之下才了解到 , 原来这个朋友觉得买地花钱太多了 , 自己有点舍不得 , 故此一直都觉得有压力 , 心里不怎么舒坦 。
王石便安慰这位朋友 , 现在不要想太多 , 晚上回家睡一觉 , 要是明天早上还是想这些事情 , 就把买地的钱如数归还 , 取消交易 , 两人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
说完 , 王石带着这个朋友到处去玩 , 又是桑拿、又是唱歌的 。
结果第二天一早 , 王石就接到这个朋友的电话 , 那个朋友说自己还是不太舒服 。
没过多久 , 王石通知公司取消交易 , 王石的这位朋友很快便收到了退款 。
王石后来和朋友解释:“这件事情对于万科来说只不过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 , 但对那个朋友而言可能就是个大事 , 搞不好心里还会憋出病来 。 ”
从商业利益角度来讲 , 交易明显对王石有利 , 可王石却取消了这个交易 。 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
因为王石在意的的不是钱 , 或者说不是一两次短期交易的钱 , 而是自己的长期信用和口碑 , 他想让身边的朋友都信任他 , 他也愿意为身边的朋友负责 。
因此 , 王石身边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 这些朋友也都信任他 , 愿意帮助他 ,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攒人品 , 王石和万科的成功和这一点密不可分 。
仔细观察那些成功的人 , 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往往都是有着较好人缘和口碑的人 , 因为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
雷军在一次谈创业经验时分享 , 对于一个需要融资的创业者 , 商业计划书 , PPT , 演说 , 甚至创业项目(很多项目其实投资者是看不懂的)这些 , 都没那么重要 。 对日理万机的投资人来说 , 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 真正重要的是 , 一个可靠人的推荐或者背书 。
雷军投资的项目一般都是朋友 , 或者朋友的朋友 , 要想朋友推荐你 , 你的口碑和信誉要足够好 。
其实雷军自己的成功 , 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 他的秘诀之一就是 , “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 , 敌人搞得少少的 。 ”
由此可见 , 个人的口碑和信誉对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重要 。
文章图片
口碑和信誉为什么会如此重要?
因为这个简单的道理背后 , 有着深层的社会机制 。
第一:多次博弈 , 互惠原则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Cialdini)在他的《影响力》一书中提出互惠原则 , 简单理解就是 , 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 , 我们会尽量去回报 。
互惠原则是一种植根于我们深层意识的一种心理机制 , 是一种本能的、自发式的反应 。
互惠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人类是群居动物 ,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 , 人类需要相互合作 , 相互帮助才能应对严苛的自然条件 , 比如打猎 , 今天的我的猎物多 , 你的猎物少 , 我可以把我的给你 , 但下次你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回馈我 。
在漫长的合作的过程中 , 人的大脑进化出了这种有恩报恩的互惠模式 , 遵守这个规则 , 会被群体接受 , 如果违反这种规则 , 则很难在群体中生存 。
在《象与骑象人》一一书中 , 乔纳·森海特说:“动物之所以会进化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行为 , 是因为这种互动模式可让不同个体建立起合作关系 。 知道要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物种可以形成更有规模、彼此更能协调合作的群体 , 因为“品行不好”的成员虽能一时得逞 , 但它会因树敌过多而尝到苦果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离婚|女人离婚后生活怎么办?这个女人讲了真心话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一个人开始变得强大的5种迹象
- 人老了,真正的富有,是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
- 一个没太大能力又无学历的离异女人在深圳有房有车,未来会怎样?
- 一个人真正的独立,是从攒钱开始的
- 《今生有你》40多岁被离职的老赵:他的话,揭开职场人的隐痛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