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勇强|知青往事:十八岁去陕北插队落户,六年后已是三个孩子的爹

牛勇强曾经在陕北插队落户了10年时间 , 1979年才返回了城里 , 回城的时候 , 牛勇强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 这段农村插队的经历 , 时至今日 , 牛勇强回想起来 , 心里依旧五味杂陈 。
牛勇强出生在北京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 , 牛勇强是家里老大 , 家里还有一个妹妹 , 牛勇强是六八届高中毕业 , 毕业这一年牛勇强刚过完十八岁生日 , 因为当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毕业半年 , 牛勇强一直没有找到工作 , 在家闲待着 。
看着儿子在家整天无所事事 , 牛勇强父母心里非常着急 , 在和父母商量后 , 牛勇强决定去农村插队 ,1969年3月 , 牛勇强坐上了北京开往陕北的知青专列 , 开始了他漫长而又艰难的知青岁月 。
牛勇强|知青往事:十八岁去陕北插队落户,六年后已是三个孩子的爹
本文图片

三天之后 , 牛勇强到达了插队的地方 , 陕北甘泉县刘家沟生产大队 , 陕北的生活条件比想象中要恶劣很多 , 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通上电 , 老乡只能点着煤油灯照明 , 和牛勇强来陕北插队的知青总共有二十五人 , 其中有五名女知青 。
牛勇强分到了刘家沟生产二队 , 二队是所有生产队中最贫穷最落后的一个大队 , 而且位置也比较偏僻 , 二队队长刘庆祥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 , 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有六十多岁 , 刘庆祥为人忠厚老实 , 在当地的威望很高 。
刘庆祥虽然没有多少文化 , 但是对读书人非常尊重 , 因为他一直坚信 ,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 刘庆祥有二个女儿 , 大女儿念完了初中 , 已经嫁人了 , 二女儿刘晓莹也是初中毕业 , 因为家里条件不允许 , 加上距离高中太远 , 刘晓莹初中毕业后就在队里当了记工员 。
生产二队只分到了三名知青 , 刘庆祥也没有给知青单独准备住宿的地方 , 而是把知青安排在了老乡家里 , 牛勇强住在了刘庆祥家里 , 刘庆祥给牛勇强单独腾出了一间窑洞 , 牛勇强一个人住在里面 , 平时吃饭都是和刘庆祥家人一起吃 。
牛勇强|知青往事:十八岁去陕北插队落户,六年后已是三个孩子的爹
本文图片

刘晓莹只比牛勇强小一岁 , 长相甜美 , 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姑娘 , 刚来陕北的时候 , 牛勇强并不习惯 , 晚上经常失望 , 白天干活的时候也没有精神 。
插队的生活很单调 , 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 , 每天都是日出而作 , 日入而息 , 好在刘庆祥一家人对牛勇强非常热情 , 在生活上也非常照顾牛勇强 , 牛勇强衣服都是刘晓莹帮着洗 , 刘晓莹还给牛勇强做了一双鞋子 。
经过半年 , 牛勇强才适应了陕北的生活 , 来陕北第一年过大年 , 这一年粮食大丰收 , 二队宰了一头猪分给了老乡 , 刘庆祥家里分到了二斤猪肉和一只猪耳朵 , 年三十晚上刘晓莹亲自下厨做了红烧肉 , 还包了饺子 , 牛勇强还和刘庆祥喝了几杯 , 牛勇强来陕北第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感觉 。
1972年 , 牛勇强第一次回家探亲看望了父母 , 走的时候父母告诉牛勇强 , 如果有合适的人 , 就尽量找个对象 , 最好是一起插队的女知青 , 这样就不会耽误终身大事了 , 探亲回来的时候 , 牛勇强特意给刘庆祥一家人带了礼物和一些特产 。
刘晓莹第一次收到别人送的礼物 , 心里非常开心 , 试探性地对牛勇强说道“我是不是第一个收你礼物的女生” , 牛勇强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对刘晓莹说道“你是第一个” 。
牛勇强|知青往事:十八岁去陕北插队落户,六年后已是三个孩子的爹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