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InnoDB引擎底层原理( 二 )


InnoDB存储引擎会监控表上各索引页的查询,如果观察到hash索引可以提高速度,就会建立hash索引 。
这个叫自适应哈希索引

可以在系统变量中查询是否开启自适应哈希索引
关键字是 adaptive_hash_index
磁盘结构
MYSQL-->InnoDB引擎底层原理

文章插图
System Tablespace(系统表空间)系统表空间是change Buffer的存放区域 。
关键字:innodb_data_file_path
系统表空间存放路径
File-Per-Table Tablespaces存放每个表的独立表空间
默认是开启的-->开启后代表每一张表都会生成对应的表空间文件 。
xxx.ibd结尾的文件都是表的表空间文件
查看变量 innodb_file_per_table看是开的还是关的
里面存放了表结构,表数据,索引
General Tablespaces(通用表空间)通用表空间,需要手动通过
create tablespace 表空间名 add datafile '表空间对应的磁盘文件.ibd' engine=innodb;创建通用表空间 。
在创建表的时候可以指定该表空间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engine=存储引擎 tablespace 表空间名;Undo Tablespaces(撤销表空间)撤销表空间,MYSQL实例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自动创建俩个默认的undo表空间(初始大小16M)用来存放undo log日志
默认叫 undo_001和undo_002
Temporary Tablespaces(临时表空间)用来存储用户创建的临时表 。
Doublewrite Buffer Files(双写缓冲区)双写缓冲区,innoDB存储引擎会将数据页冲Buffer Pool刷新到磁盘前,先将数据页写入双写缓冲区文件中,便于系统异常时恢复数据 。
双写缓冲区文件:xxx.dblwr
Redo Log(重做日志)用来实现事务的持久性 。
该日志文件由俩个部分组成:重做日志缓冲区(redo log buffer)和重做日志文件(redo log)
重做日志缓冲区:是在内存中
重做日志文件:是在磁盘在
事务提交后会把所有修改的信息存放在该日志中,用于刷新脏页到磁盘,发生错误时,进行数据恢复使用
以循环的方式写入重做文件,涉及到俩个文件: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
后台线程作用:将Innodb缓冲池的数据在合适的时机刷新到磁盘文件中 。
分为四类:
  1. Master Thread
    核心后台线程,负责调度其他线程 。还负责将缓冲池中的数据异步刷新到磁盘中,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
    还包括,脏页的刷新,合并插入缓冲,undo页的回收
  2. IO Thread
    在InoDB存储引擎中大量使用了AIO来处理IO请求,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数据库性能,IO Thread主要负责以下IO请求的回调
    线程类型默认个数责任Read thread4负责读操作write thread4负责写操作Log thread1负责将日志缓冲区刷新到磁盘Insert buffer thread1负责将写缓冲区内容刷新到磁盘
    关于AIO(异步IO)和IO(同步IO)
    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 。也就是必须一件一件事做,等前一件事做完了才能做下一件事 。
    异步的概念和同步相对 。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出后,调用者不能立刻得到结果(在此期间,调用者可以去干一些别的事情) 。实际处理这个调用的部件在完成后,通过状态、通知和回调 。
  3. Purge Thread
    主要用于回收事务已经提交的undo log,在事务提交之后,undo log可能不需要了,就用这个来回收 。
  4. Page Cleaner Thread
    协助Master Thread刷新脏页到磁盘的线程,他可以减轻Master Thread的工作压力,减少阻塞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