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笑东|当初他们“门当户对”,现在婚姻面临危机,他说:我后悔和她结婚


刘笑东|当初他们“门当户对”,现在婚姻面临危机,他说:我后悔和她结婚
文章图片
刘笑东|当初他们“门当户对”,现在婚姻面临危机,他说:我后悔和她结婚
文章图片

“门当户对”是婚恋市场上通行的准则 ,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厢记》中 , 意思是说结婚的两个人在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方面要旗鼓相当 。

古代人认为条件相当的两个家族联姻才能强强联手 , 相互照应 , 这不仅有利于家族的繁荣昌盛 , 对子女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
时代发展到现在 , “门当户对”被赋予更多内容 , 两个人结婚如果只看重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 , 结婚后很容易出现各种矛盾 。
赵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他和妻子因为“门当户对”结婚 , 现在他们的婚姻面临危机 , 他说:我真后悔和她结婚!

赵先生的父母都是医生 , 他家境很好 ,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 , 他工作很清闲 , 工资又不低 , 用“事少钱多离家近”来形容他一点儿都不为过 。
不少人给赵先生介绍对象 , 他眼光很高 , 一般女孩他看不上眼 。 后来他认识了李女士 , 李女士是高中老师 , 她端庄漂亮 , 身材苗条 , 工作体面 , 赵先生对她一见倾心 。
恋爱半年后他们领证结婚 , 刚结婚时他们如胶似漆 , 甜甜蜜蜜 , 生活很幸福 。 赵先生的工资7000多 , 李女士的工资6000多 , 他们没有房贷也没有车贷没有负担 , 这些钱足以让他们生活得舒服自在 。
结婚半年后赵先生厌倦了朝九晚五 , 一成不变的生活 , 更重要的是 , 他觉得男人应该敢闯敢拼成就一番事业 , 让老婆孩子过上更好的日子 , 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他果断辞职 。
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 因为缺少经验他赔了不少钱 , 赵先生非常沮丧 , 李女士的表现让他更加难受 。
当初李女士不同意他辞职 , 她说:“国营企业是铁饭碗 , 多少人想进都进不去 , 你偏偏要辞职 , 你是不是瓦特了?”他们互不相让吵过很多次 , 赵先生自作主张选择辞职 。
创业期间他从家里拿了20多万 , 李女士很不高兴 , 赵先生赔光所有钱后李女士更加恼火 , 她经常数落赵先生 , 动不动就把赵先生骂一顿 。 赵先生觉得自己没有错 , 他又不能和李女士对着干 , 他只能忍气吞声借酒消愁 。
他越来越觉得他和李女士是两个世界的人 , 他头脑灵活 , 想法很多 , 李女士思想保守 , 安于现状;他交际面广 , 朋友很多 , 李女士整天宅在家里看书 , 是个“宅女”;他爱说爱笑 , 性格开朗 , 李女士沉默寡言 , 枯燥乏味……赵先生不胜其烦 , 他动了离婚的念头 。
当初赵先生和李女士是因为“门当户对”结合到一起 , 两年工夫他们的婚姻面临危机 , 他们的不幸在于他们本来就不合适 , 他们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出现偏差 。
“门当户对”除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方面的原因 , 还有三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 这些因素直接决定婚姻的走向 。
1 两个人是否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语言夫妻过日子不光是吃饭、睡觉、柴米油盐这些物质方面的需求 , 更多得是要有精神方面的需求 , 这就要求夫妻要有很多相同的兴趣爱好 , 在一些事情上有很多共同语言 。
有些夫妻生活经历相似 , 当谈到某件事情时他们会滔滔不绝 , 观点一致 , 夫妻俩和容易产生共鸣 , 夫妻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得到提升 。
具有共同语言的夫妻看待问题会高度契合 , 会有相同的看法 , 这最能拉进两个人距离 , 走进彼此的内心 。 因为你懂得他的快乐 , 他也懂得你的难过 , 这种感受让人欲罢不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