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鬼节的由来 中国五大鬼节有哪些

导读:每年的阴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这天人们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其实中国的鬼节不单单只有七月十五这一天,还有好几个,每个节日都有祭祀烧纸的习俗,那么中国鬼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国五大鬼节有哪些呢?和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

中国鬼节的由来 中国五大鬼节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国鬼节的由来
鬼节源于释迦穆尼佛的大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 。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品入口,即化为炎火,饥苦太甚 。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
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正受一群饿鬼的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 。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 。
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使其受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品 。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大家现在所说的“鬼节” 。
中国五大鬼节有哪些
五大鬼节是:上巳节,清明,中元节,寒衣节,潮州鬼节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
清明主要习俗是祭祖,另外还有插柳枝、放风筝、荡秋千、踏青、蹴鞠、打马球、射柳、蚕花会(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主要在南方)等习俗 。
中元节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宗教的说法 。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中元节”;也称为“盂兰盆节” 。
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