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爱让我们变强大,而有些爱却会使我们变虚弱。( 二 )


同时 , 溺爱他人者往往也享受着被对方无限需要的感觉 , 以及满足着自己的全能自恋 。
偏爱可以看到并满足对方的真实需要 , 这不仅意味着ta能够在符合现实的合理范围内满足对方的需要 , 还意味着ta能够教会对方考虑到他人的需要 , 以及如何靠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本身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需要 。
溺爱是一种忽视(neglect) , 偏爱是一种关注 。
有人可能会问 , 看看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 , 对孩子百依百顺 , 怎么能说它是一种忽视呢 , 明明是过度重视了吧?
这里的忽视更多指的是情感上的忽视(emotional neglect) , 让我们代入一个被溺爱的孩子的视角来看——不论我做出什么行为都不会产生任何后果、我想做或不想做的事都有人替我做了 , 那么 , 我做什么才算好、什么才算坏?我自己能够做的有什么?
你会发现 , 溺爱可以产生和忽视相似的后果 。 一个人无法为自己做事 , 和当ta做了事却得不到反馈造成的影响是一致的——ta学不会如何做这些事 , ta学不会如何成功 , 也学不到怎样才算失败 , 这会损害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Shaman , 2019) 。
我们可以在偏爱里看到 , 忽视基本不存在 , 而关注却在持续发生 。
首先 , 被偏爱的人是被允许为自己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的 , ta也仍然能够获得一些恰当的反馈 , 比如 , 告诉ta这句话/这个行为是做错了/失败了 , 但是最终 , 你还是会告诉ta , 你对ta的爱 , 既不是因为ta的优秀/成功而存在 , 也不会因为ta的错误/失败而消失 。
被偏爱的人 , 始终不用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的爱 , 而且在这样的爱里 , ta才能够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 , 才能够产生稳固的自我价值感 。
溺爱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 , 偏爱会赋予一个人力量(empowerment) 。
如果我们真的爱一个人 , 我们会希望ta感觉自己有被爱着、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等一切能给ta带来力量的东西 , 遗憾的是 , 溺爱完全剥夺了这些 。
研究发现 , 在童年时期被溺爱过的那些成年人(adult children of overindulgence (ACOs) ) , 称自己没有被爱的感觉 , 并需要外界的持续肯定 。 而且ta们更容易暴饮暴食、过度消费 , 以及ta们更容易在抚养孩子、人际界限和决策等方面遇到问题(Bredehoft, 1998) 。
偏爱能让一个人变得更自信、对世界更有安全感 。 偏爱一个人 , 意味着ta不仅会在对方需要支持时鼓励彼此 , 也会在对方犯错时给出反馈和建议而不是视若无睹 。
|有些爱让我们变强大,而有些爱却会使我们变虚弱。
本文图片
1.识别溺爱正在发生
David Bredehoft教授(2003)提出有这样4个问题可以帮助父母识别自己是否过度纵容了孩子 。
我们认为 , 这4个问题同样可以应用到不同的亲密关系中(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 。 假设A、B是关系中的两个人:
A是否妨碍了B的发展?
比如 , 父母可以这样问问自己:这样做、或把这些给孩子会阻止ta在这个年龄学习ta本应该学会的东西吗?
A给B的东西是否大大超过了A所拥有的或能够负担的?
比如 , 觉得伴侣就该宠着的人可以问问自己:当我向ta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的时候 , 是否已经远远超出我的能力范围?
A在满足谁的需求?A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B?
比如 , 当家长想要帮孩子打点好一切只为让ta好好学习时 , 可以问问自己:孩子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这样做是否只是希望ta考出好成绩给自己脸上争光?
A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或伤害了其他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