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文章图片
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文章图片
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文章图片
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文章图片
松果笔记|因为疫情而兴起的这些生鲜果蔬“大卖场”,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

这些天 , 小区临街的门市又多了一家“清美鲜家” 。

又是搞活动 , 又是摆鲜花 。
隔壁一家个人经营的\"大卖场\"就一下变得冷清了 。

这家“大卖场” , 还是在新冠疫情爆发处期开出来的 。
美其名曰\"大卖场\" , 其实它并没有多大的场地 。
门市完全是敞开式的 , 里面水产、蔬菜、蛋禽、水果、什么都有 , 甚至还有藏在里面的小超市 。
经营方式 , 是先由一个人把“场地”都承包下来 , 然后大家再来搭伙 , 一起做生意 。
“卖场”里面 , 各自为政 , 自己收自己的钱 。
其实 , 这种超市不像超市 , 菜场不像菜场的“经营方式 , ”还是因为疫情才应运而生的 。
因为人们不敢走太远的路 , 也不敢去人太多的大超市 , 所以这种所谓的“大卖场” , 就在上海所有小区附近 , 流行了起来 。
刚开始看着还不太习惯 , 后来感觉还真挺方便 。
最主要的是 , 它特别符合大众化的需求 , 虽然环境一般 , 但有随行就市的特点 。
家附近的这个“大卖场” , 老板娘是个很能干的人 。
她把这个地方租下来 , 再把摊位分租给别人 。
她主要经营蔬菜 。
偌大个摊位 , 只有她和她老公两个人经营 。
因为她人勤嘴巧 , 又肯于让利 , 所以很得周边居民的喜欢 。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那一个时期 , 她可为附近的居民解决了大问题 。
我还记得 , 那时我们也很喜欢去不远处的“永辉超市”去买菜 , 但后来不知是不是疫情的原因 , “永辉超市”莫名其妙地就撤柜搬走了 。
她这里倒是一直“根植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 越来越红火 。
她总是手脚不停地收拾打点菜品 , 人还挺幽默 , 连周围其他的摊位 , 也都给带来了人气 。
她乐观 , 也很辛苦 , 有时会抱怨一下收入的微薄 , 但一转身又满身是劲地去干生计了 。

所以 , 这里一直都是很有活力的 。
可是 , 自从身边突然冒出一个新时尚的“清美鲜家”来 , 人们的眼光就一下被吸引了过去 。
这里整洁、规范 , 菜品新鲜 , 买卖又不用太费心思 。
每天都有商品打折让利 。
先进的冷链物流、限时配送等很多方面 , 都占尽了优势 。
别说小青年喜欢来这里 , 老年人也一样喜欢进去买东西 。
再加上扫码加微信 , APP实时推送等等花样 , 我明显的就看到“大卖场”那边的人少了 。
这些日子 , 我们的蔬菜水果 , 几乎都是在“清美鲜家”买的 , 新鲜有优惠 , 结算积分 , 环境还舒适 。
有时出来 , 就会不自觉地往“大卖场”那边看一眼 。
老板娘并不看这边 , 但能看出来她很无奈 。
这两天我们又特意过去照顾了一下她的生意 , 我则面地问了问她影响大不大?
她说没什么 , “我这的都是老顾客” , “该来的还是喜欢到我这里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