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之谜|想读书却没时间,读了又记不住?这个高效读书法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21年已过去一半 , 你读了几本书呢?是不是觉得每天太忙 , 想读书而没有时间?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 , 最终也会没时间过你想过的生活 。
当有10-20分钟的空闲时 , 总觉得这点时间不够用来读书的 , 不如刷会手机 。 好不容易抽时间读了会书 , 但很快就忘的一干二净 , 越发感觉读书并没有什么用 。
没有时间读书 , 读过的书记不住只是表象 , 本质其实是认知问题 , 因为认知不到位 , 才不知道如何解决 。
1说没时间读书 , 是源于对读书的两个错误认知 。
一种认为读书一定要抽出大段、完整的时间 , 安静的坐在书桌旁 , 没有其他打扰 , 读上起码一个小时才叫读书 。
这就导致你从来意识不到 , 碎片化的时间也是可以利用起来读书的 , 等车 , 坐地铁、排队的时间往往用来刷抖音、玩游戏了 。
欧阳修老先生说:“余平生所作文章 , 多在三上 , 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
你看 , 古人尚且能充分利用上床睡觉前、上厕所时和出行骑马的零碎时间来读书 。
我们平时在车上、枕上、厕上的时间同样可以用来读书 。
一种认为 , 读一本书 , 一定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完才算读 。 就是这个认知 , 让大部分人每次想读书时 , 一看到那厚厚的书本就打了退堂鼓 , 最终放弃阅读 。
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读完 ,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对自己有价值的部分去读 , 并从中收获一点感悟 , 一个知识点 , 对我们来说就实现了读书的价值 , 没必要因为没读完整本书而内疚 。
2读过的书记不住 , 则与大脑记忆机制有关 。
一是记忆的编码方式 , 记忆的时候 , 大脑得到的线索越丰富 , 事后越容易回忆起来 。
这些线索包括当时的场景、相关的背景、声音、味道、自己的情绪、空间位置等等 。
举个例子 , 让你记忆单词indignation(愤怒、愤慨、义愤) , 方法是死记硬背几遍 。 过段时间再问你 , 你很大可能忘记了 。
但如果记忆这个单词的同时 , 让你看一段屠杀无辜平民的影像 , 告诉你你现在的情绪就是indignation , 那过一段时间后 , 你回忆起这个单词意思的可能性就大的多 。
如果我们不加思考的读完一本书 , 或者单纯的摘抄书中的一些句子 , 留给到大脑的记忆线索就很有限 , 它只是一些文字序列 , 这种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 很难到达 , 过后就很难被记起 。
二是长时记忆的形成 , 长时记忆是指在大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 要形成长时记忆 , 需要对知识进行复述和有深度的组织加工 。
所谓有深度的加工 , 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 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 形成知识网络 。
所以读书时 , 我们一要尽可能的为记忆留下丰富的线索 , 例如读书时的感受、知识背景、自己的联想、如何应用等 , 二要联系过往的经验和旧有的知识 。
3清楚了影响读书效率的原因后 ,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读书方法 , 提高阅读效率 。
成甲在《好好思考》这本书中 , 介绍了一种高效读书法 , 即“不读书法” 。
读书时翻开目录 ,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开始读 , 一旦读到觉得有用或触动自己的地方 , 就停下来合上书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做到这一点
- 想念不联系,牵挂不打扰,把你放在内心深处,是我最后爱你的方式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顿悟:这才是面对梦想的姿态
- 西藏 你如果想到西藏,?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 相亲|女生带亲友团相亲狂点菜男生逃单: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