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庸子|心理学: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这种人格很危险


苏庸子|心理学: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这种人格很危险
文章图片
苏庸子|心理学: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这种人格很危险
文章图片
苏庸子|心理学: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这种人格很危险
文章图片

首卷语:
有一天 , 当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 , 你会发现这些奋斗不息的岁月 , 才是最美好的人生 。
——弗洛伊德
【苏庸子|心理学:看见熟人就想绕道走,这种人格很危险】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 “社恐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 拥有这种心理的人 , 都很不愿意地和人交流 , 并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
这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泛社交障碍” , 比如看见熟人会下意识避开 , 对自己的生活圈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可言 , 甚至突然多了一个新朋友会觉得很麻烦 。
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社交 , 只会让自己深陷在局促不安的环境中去 。 久而久之 , 人们会失去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 内心也会处于压抑和封闭的状态 。
那么出现这样心理的人 , 他们都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特点一:宿醉体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感觉 , 很长时间没有出来社交 , 突然经历一场高强度的社交活动以后 , 会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有种宿醉感 , 这种感觉类似于疲劳、多汗以及紧张等感觉 。
语言学家萧娜·考特尔(Shawna Courter)首先提出了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的概念 , 她认为泛社交障碍者、内向性格者经常会出现宿醉体验 。
因为高强度的社交状态 , 会让闭门不出的人们过度地消耗自己的精力 , 与此同时社交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感 , 相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 。
所以 , 当社交障碍症的人面对的社交场合越多 , 就越会增加他们的恐惧感 。 到最后 , 他们会拒绝任何形式的活动和聚会 , 避免和人们有过多的交流 。
特点二:心理距离分区
在心理学上 , 专家将这样的心理划分为三个区域 , 分别有舒适区、拉伸区与恐慌区 , 对应着这些不同的区域体现的社交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
大家都知道 , 当人一旦受到外界威胁的时候 , 会启动自我心理保护机制 , 这样会阻断外界信息的交互 , 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
所以有社恐症的人 ,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为:没有交流是很安全的 。 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 , 他们的生活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舒适区内的 , 一旦舒适区遭到破坏 , 他们就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
长时间的待在舒适区里 , 只会让人更多的封闭自我 。 所以 , 我们应该努力地离开舒适区 , 主动地与他人沟通 ,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友情 , 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
特点三:撕掉“内向者”的标签
有学者认为 , 性格内向或者是外向不是一个人固有的特质 , 这两种性格特质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 , 没有绝对性和肯定性 。
心理学家Brian Little认为 , 人们对自我或他人形成的“内向”或“外向”的性格特质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与他人 , 因此 , 我们不能给自己随意打上“内向”的标签 。
实际上每个人的思想都是自由独立的 , 人们也不应该被思想的标签所束缚 , 应该直面自己的内心想法 , 合理地分析自己理想的发展方向 , 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
特点四:逃避和自我孤立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