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文章图片
1371年 , 11岁的朱棣已经当上了燕王 , 各种繁琐的礼仪制度压得他喘不过气 。
与此同时 , 云南一个村子中 , 一个健康的男婴呱呱坠地 , 为了孩子能安宁祥和地成长 , 父母给他取名为“马和” 。
这个婴孩怎么也不会想到 , 身为元朝封疆大吏的后人 , 19年后 , 自己竟以宦官侍童的身份进入燕王府 , 伺候朱棣起居 。
也不会想到 , 在自己而立之年 , 有幸被明成祖朱棣赐以“郑”姓 , 没多久还当上了明王朝外交团主帅 。
更不会想到 , 627年后 , 自己会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 , 千年以来全球贡献最大的百位著名历史人物 。
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文章图片
这个男婴就是 , “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2年、比哥伦布到达美洲早87年、比达•伽马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的郑和 。
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文章图片
马和10岁那年 , 洪武皇帝朱元璋为了将元朝残余势力一举歼灭 , 派傅友德、蓝玉两名大将征讨云南 。
经过几个月激战 , 官居滇阳侯的父亲死于此战 , 马和被明军阉割后 , 当做礼物献给了朝廷 。机缘巧合下 , 聪明伶俐的马和被朱棣选中 , 进入燕王府 , 伺候朱棣起居 。
1398年 , 朱元璋病逝 , 其孙朱允炆即位 。朱允炆登基后 , 大刀阔斧地进行削藩 , 燕王朱棣也在名单之中 。
朱棣决定先下手为强 , 以诛奸臣为名 , 发动了靖难战争 , 马和一直伴随其左右 。
郑村坝之战 , 马和率800精兵对明军发动突袭 , 与朱棣内外夹击 , 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 燕军士气大振 , 从此转守为攻 。
朱棣登基后 , 想起郑村坝一战 , 马和功不可没 , 便赐其“郑”姓 , 马和从此更名为郑和 。
出于对郑和的信任以及对他能力的认可 , 朱棣任命郑和为外交使团主帅 , 出使海外 , 睦邻友好 。
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文章图片
永乐三年 , 太仓刘家港 , 34岁的郑和英姿勃发 , 举起斟满的酒杯 , 朝着南京方向跪下 , 高呼道:“吾皇万岁 , 万岁 , 万万岁!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 , 扬国威于西洋!”
接下来 , 郑和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 , 朱棣没有选错人 , 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主帅这个职位 。
郑和|郑和7次下西洋,背后还有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秘密
文章图片
永乐三年十一月 , 郑和船队到达占城国 , 船刚一靠岸 , 郑和就命人向占城国王递交国书 , 随国书一并奉上的还有明朝赏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