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mada大规模测试报告发布:突破100倍集群规模( 六 )


现在 Karmada 提供了集群资源模型[3]的能力来基于集群空闲资源做调度决策 。在资源建模的过程中,它会收集所有集群的节点与 Pod 的信息 。这在大规模场景下会有一定的内存消耗 。如果你不使用这个能力,你可以关闭集群资源建模[4]来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 。
总结与展望根据测试结果分析,Karmada可以稳定支持100个大规模集群,管理超过50万个节点和200万个Pod 。
在使用场景方面,Push模式适用于管理公有云上的Kubernetes集群,而Pull模式相对于Push模式涵盖了私有云和边缘相关的场景 。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Pull模式的整体性能要优于Push模式 。每个集群由集群中的karmada-agent组件管理,且完全隔离 。但是,Pull模式在提升性能的同时,也需要相应提升karmada-apiserver和karmada-etcd的性能,以应对大流量、高并发场景下的挑战 。具体方法请参考kubernetes对大规模集群的优化 。一般来说,用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部署模式,通过参数调优等手段来提升整个多集群系统的性能 。
由于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的限制,本次测试尚未测试到Karmada多集群系统的上限,同时多集群系统的性能测试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多集群系统的测试工具,系统性地整理测试方法,以覆盖更大的规模和更多的场景 。
参考资料[1]https://github.com/kubernetes/perf-tests/blob/master/clusterloader2/docs/GETTING_STARTED.md: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