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睿云学院:懂事的你让人心疼,“乖小孩”背后的心酸

来看一个小故事——我有一个朋友 , 学生时代的她 , 乖巧、学霸、疼妹妹爱弟弟、有耐心是她突出的特质 。 在我印象里 , 不会做的题 , 只要找她 , 分析一遍甚至两遍、三遍也要给你讲清楚 。
她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 从幼小起就是优秀的姑娘 。 上课永远认真、笔记永远工整 , 越长大越会分担爸妈照顾弟、妹的担子 。 所有人都说 , 她好懂事 。
金睿云学院:懂事的你让人心疼,“乖小孩”背后的心酸】后来我们长大了 , 分散各地 。 有次聚会她说 , 我一点都不快乐 , 我也不想那么懂事 , 可我好像做不到 。
她说 , 从小起 , 作为老师的爸爸定了很多规矩:必须懂事 , 学习成绩必须优秀:“你是老师的孩子 , 怎么能淘气?更不许哭 , 你是姐姐 , 要让着弟弟妹妹 , 你是榜样 。 你要懂事了……”
久而久之 , 她不会撒娇了 , 不会和爸妈说委屈 。 看着自己珍惜的玩具被爸妈拿去分给弟、妹 , 她也不再要了 。 她变成了爸妈口中懂事的小孩 , 却也难见她轻松的笑脸 。
不知何时 , 懂事成了乖小孩的常驻标签、必备技能 。
金睿云学院:懂事的你让人心疼,“乖小孩”背后的心酸
文章图片
现实生活中 , 大人们为了让孩子变得简单一点 , 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 “懂事才是好孩子” 。
似乎只有学会像成年人一样去思考、去做事 , 孩子才在父母眼光下有喘息的空间 。
孩子太懂事的背后是心酸
最近 , 一位20岁的姐姐因养活3个弟妹压力过大 , 意欲跳河轻生 , 所幸被救 。 因为父母离异 , 她十几岁就出来打工 , 照顾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 她的懂事换来了什么呢?
从小特别懂事的孩子 , 他们总能为父母着想 , 所以可能受到的关注和宠爱反而少了 。
懂事也分概念的 , 有的孩子认为懂事是隐忍 , 是来自家庭的压力而不得已的选择 , 那么他们就很难快乐起来 。
有的孩子遇到人或事 , 可以理解并接纳 , 那么他们是否快乐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了 , 他们相对于隐忍的孩子更懂得与自己、与他人、与生活和平共处 。
之所以会说有的孩子太懂事而不快乐 , 往往因为他们是前者——
因为他们太懂事 , 所以不愿意轻易分享自己的悲伤情绪 。
因为他们太懂事 , 所以会丧失很多自己的主见 。
因为他们太懂事 , 所以愿意牺牲自己的快乐 , 成全别人的快乐 。
金睿云学院:懂事的你让人心疼,“乖小孩”背后的心酸
文章图片
这样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
有的人 , 终其一生都无法和自己和解 。 他们怨怼了上半生 , 可能会因为教育不及时 , 过于“懂事”隐忍而怨怼下半生 。
没有哪一对父母会愿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心理情绪中“沉沦” , 而最好的治愈良药就是融洽的亲子沟通 。
理解孩子并尊重孩子
给孩子建立安全感 。 众所周知 , 盖房子需要先打地基 。 房子盖得越高 , 地基越要打得深而稳 。 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 。 这个地基就是“安全感”——“世界是可靠的 , 生活是美好的 , 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 。 不要让孩子通过牺牲和讨好才能获得父母的赞许 。
维护孩子自尊心 。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认可 , 尤其是成长初期的孩子 , 不要用“懂事教育法”贬斥孩子 , 更不要随意拿来跟别人比较 , 要多多鼓励孩子 。
倾听孩子心声 。 有时候家长强势 , 可能会让孩子苦于表达 , 从而压抑自己 。 好的亲子沟通一定是建立在温馨、舒适的倾诉环境上 , 带着爱倾听 。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 , 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 , 但不要任凭发泄 , 及时感知孩子的情绪并尝试引导用正确积极方式来宣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