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分享视频|电磁频谱技术:撬动无形战场( 二 )


电磁频谱技术应用如火如荼
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电磁频谱战演进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 据报道 , 俄罗斯、美国、以色列等国积极开展电磁频谱技术创新 , 不断加强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自适应等电磁频谱战装备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
当前 , 俄军电磁频谱战手段以电子战系统为主 , 应用于电磁压制、电磁干扰、战场侦察等军事行动 。 “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是一款典型的俄军电磁频谱战装备 , 分为“克拉苏哈”“克拉苏哈-2”“克拉苏哈-4”等系列装备 , 具备电子压制、电磁干扰、电磁防护等多功能的高机动平台 , 不仅能实时造成电磁杀伤 , 还可迅速规避打击 。 今年1月 , 俄国防部正式列装一款隐身多功能战斗机——苏-57战斗机 。 该战机采用低可探测性技术 , 配备有源电扫阵列一体化多功能雷达系统、光学传感器系统、无线电侦察和对抗系统等 , 能在不打开雷达、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 , 发现敌人并实施干扰 。
近年来 , 美军相继开展认知电子战、人工智能、主动电子扫描阵列、自适应雷达对抗、动态频谱接入等技术研究 , 掌握了电子战规划与管理、多功能电子战、防御性电子攻击、电磁指挥与控制、机载电子侦察等手段 , 并注重电子战系统和频谱管理工具之间的融合集成 , 实现以电子战和频谱管理为基础的联合电磁频谱作战 。
随着武器装备越来越依赖于电磁频谱 , 频谱管理已成为电磁频谱战中日益复杂而又关键的要素 。 在提升频谱管理效率方面 , 美军采取在传统电台上增加硬件或软件插件的办法 , 使之具备动态频谱接入能力 。 此外 , 美军在下一代无线通信计划等项目中 , 深入研究应用动态频谱接入技术 , 通过灵活选择数字化频谱策略 , 自动快速地调整频率 , 实现装备自主有序用频 。
以色列也投入巨资发展电磁频谱战能力 。 研制人员用最新电子战技术升级F-35I战机的通信、控制系统 , 挂载自行研制的空空、空地精确制导武器 , 安装先进的电子情报系统 , 大幅提升了原机瞄准和探测干扰能力 。
电磁频谱技术发展令人瞩目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 , 世界军事强国在电磁频谱领域不断开展技术创新 , 新一代电磁频谱战系统将更加精确、智能、敏捷 , 支撑电磁感知、预警探测、导航定位、电子对抗、频谱管控等电磁频谱作战行动实现能力跃升 。
——网络化频谱自主协同 。 在电磁频谱域作战行动中 , 各类管频、用频系统采用自组网自主选频模式一体化运行 , 将有助于共享电磁频谱感知信息 , 高效协同电磁空间频谱行动 。 其作战效能将远超单系统独立运用 。
近年来 , 无人作战蜂群受到广泛关注 , “小精灵”电子战无人机群就是一款具有网络化频谱自主协同特征的典型电磁频谱战系统 。 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分析 , “小精灵”是由大量功能单一的小型低成本异构无人机组成的无人化作战集群 , 通过突破人工智能、认知电子战精确感知与协同、自适应电子战行为学习、自适应雷达对抗等关键技术 , 未来可实现空中发射、空中回收、分布式空中作战、多平台间协同配合 , 以群体高效协作的方式完成作战任务 。
——认知化频谱动态共享 。 军事电磁频谱领域 , 认知无线电、认知电子战等新概念不断涌现 。 其中 , 认知电子战重点发展基于目标信号的威胁感知、基于认知的干扰策略优化、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等关键技术 , 通过实时共享电磁频谱感知信息 , 实现高效灵活的电磁频谱战系统认知对抗能力 。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以软件无线电为平台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 , 通过软件无线电台、先进传感器和自主机器学习的融合 , 能从简单的频谱感知或自适应 , 转变为智能认知化无线电通信能力 , 进而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 提升装备作战效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