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今天的内容来自我的新书《原生家庭的羁绊:用心理学改写人生脚本》 , 这本书今天已经上市了 。
文章摘要:
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说 , 母子关系指向亲密 , 寓意融合 , 父子关系中指向疏离 , 寓意规则 。 我们在成年之后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的亲密能力就是来自和母亲的关系 。
2、关系往往具有“镜映”的作用 , 特别是那些好的关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 , 会把你的心理面貌目照在上面 , 有两种关系最能透彻、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面貌 , 一个是情感亲密关系 , 一个是亲子关系 。
3、你和你爱人的关系 , 你和你孩子的关系 , 在这两份关系当中 , 你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可以说是你最真实的内心写照了 。
【|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本文图片
上一节 , 我们以母子关系会成为一个人命运的雏形为题 , 进行了分析 。
这一节我们接着谈母子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 , 今天我们要论述的是母子关系对一个人情感关系的影响 。
一个人的内部的感受 , 对于人、对于事的情绪、情感往往和其与母亲的关系息息相关 , 可以说一个人的情绪底色就是来自他的母子关系 。
而一个人的外部能力 , 比如社会协作、竞争的能力往往和其与父亲的关系息息相关 , 与父亲的关系我们在随后的章节再进行论述 , 这一节我们还是继续论述母子关系 。
一、依恋
要分析一个人的情感关系 , 就必须要说依恋这个词语 。 依恋是一个心理学术语 , 最早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 , 依恋是指孩子和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情感联结 。
比如小时候只有妈妈在 , 你才会不哭 , 妈妈不在 , 你就会吵着要找妈妈 , 同时妈妈也会想自己的孩子 , 母子之间的这种联结 , 就是依恋 , 这也被称为情感的原型 。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 , 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孩子在公园的一角玩 , 不一会又有小朋友和妈妈加入了进来 , 然后妈妈们开始在不远处聊天 。 这时候孩子们能不能放下妈妈 , 去玩耍 , 这个心理反应 , 就再现了他们的依恋风格 。
1、安全型依恋
比如 , 其中一个小朋友 , 很开心的投入到玩耍中 , 虽然自己所在的位置看不到妈妈 , 但是他相信妈妈不会丢下他 , 妈妈就在旁边 , 这种依恋就是安全型依恋 , 即我相信 , 你就在 。
不一会儿 , 这位小朋友的妈妈过来找他 , 他飞奔到妈妈怀里 , 高高兴兴地和妈妈回家了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 在情感关系中 , 就容易对爱人信任和忠诚 , 因为他心中内化了一个爱的人 , 最初这个爱的人就是妈妈 。
|心理学:你和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会被谁吸引
本文图片
2、回避型依恋
比如 , 一个小朋友看不见妈妈 , 也不担心 , 妈妈来找他 , 他也漠不关心 , 对于妈妈的离开和回来完全没有反应 , 这种依恋就是焦虑回避型依恋 。
这种依恋风格在成年之后 , 就会发展成情感淡漠 , 这样的人不会去真正爱上一个人 , 很难与别人产生感情 , 也很难去对一段关系忠诚和信任 。
3、矛盾型依恋
比如 , 一个小朋友看不见自己的妈妈 , 这时候他是害怕的 , 但是等到妈妈来到时候 , 他很纠结要不要去找妈妈 , 见到妈妈感觉很害羞 。
这种依恋风格进一步发展 , 在成年之后可能就是一边希望自己和爱人亲密 , 一边又不想过于亲近 , 时常反复和自我纠结 , 难以与人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